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是不是被神化了?
道德经,老子,万物《道德经》是不是被神化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不仅是神化,而是被胡乱解读。
如,“无为而治”,分明是《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曰,却普遍张冠李戴强加于《道德经》老子言。老子言的是“圣人之治”,在《道德经三章》。白纸黑字印在书里,却视而不见。
如,道法自然,用现代观念,解作道法自然规律。其实,《道德经》言的很清楚,“是谓惚恍”,惚恍,哪有规律?道法自然,应该是,道法自身的样子。
还有,《道德经》与《易经》混为一谈。
《道德经》是道家经典,《易经》是儒家经典,各念各的经,如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道德经》这本书,我们就需要了解他的历史。就像我们想要了解 一个人,就需要去探究他的生平一样。在我看来,《道德经》并没有被神化,而是人们对它的了解太少。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这里足以见得它的重要性。自从传入民间之后,因民间需要,再加上里面的东西过于深奥,常人难以理解。故而被神化。它其实讲的最多的是为人处世之道,治国理政之需。能够适用的地方太多太多,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就造成了有些人对其奉若神明,有些人对其置若罔闻。
例如《道德经》第一章《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些人看到这段话就已经觉得云里雾里了,更别提去理解透彻了。但仔细一听又有种难以言喻的韵味在里面,所以有些人就拿去大肆宣扬,再加上《道德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反驳的人寥寥无几。其实,老子也是人,他也会犯错,但他想谈的东西,却又是超越正误的。
所以,抛开老子,谈一谈我所说的,这种超越正误的,是什么东西。
“大言不辨”,意思是,道并非是对某种观点的辩论。例如,并非是对“世界是黑色的”,“世界是白色的”,“世界是无色的”的辩论。它并没有相对观点,自身也没什么观点,恍兮惚兮,混混沌的。
如果你对“思维”有所了解,你就会发现,思想活动,总是从一个观点起,围绕这个观点,进行逻辑判断,然后得出下一个观点。
在辩论中没有“道”。看书就是和书中的观点辩论,书中也没有道。思想活动,就是自己和自己辩论。
有辩论的地方,都没有道。
所以,一开始就要抛弃辩论。换言之,德为道之显,道为德之心,有道方有德。这恐怕才是《道德经》要告诉世人的道理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是老子创编的指导修行的上层法,非常人所能悟,需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者去理解、感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道德经神化、庸俗化都是这个时代最正常不过的事情。道德经主要讲了三方面的问题:
1)道的哲学体系
2)道的人生价值体系
3)道的社会国家治理体系
如果说神化,我想主要是涉及道的哲学部分。这个其实在老子部分不是非常的显著,主要还是解释道德经的人,故弄玄虚。窃以为庄子到是一个神化的高手,尤其是在逍遥游这部分,没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极大多数人是不会明白庄子所要表达的东西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一个数字告诉你!道德经被翻译成80多种文字发行量和圣经齐平的书籍!是人类的最宝贵遗产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老婆生宝宝,应该感谢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