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何不同?
儒家,墨子,墨家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何不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儒家之仁爱
仁者爱人,仁爱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和基础,从亲亲,到仁民,到爱物,这是自我的情感,不断地向外扩散的过程,也是人在社会的处事之中不断增强的一种心理情感状态。儒家之所以提出仁爱之说,则是更多的处于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上提出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出来,儒家另外一个学说,也就是克己复礼。接下来我们看看颜渊问仁一事: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己复礼,即对自身私欲的一种约束。礼也不仅仅是我们所理解的礼节,而更多的有一种天理之意。克制自己的私欲,而对他人存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推己及人,这也就是仁爱的一种表现。
换一种更容易理解的,也就是说仁爱其实是先由自身对亲属的爱,也就是父母孩子,兄弟姐妹这样的情感,从而进一步生发到对于社会中其它人的一种情感联系,从而实现由小爱到大爱的一个过程。也就是克制了自己的私欲,从而达到一种大善的地步。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墨家之兼爱
“兼相爱,交相利”,墨家的兼爱所宣扬的是一种无差别的爱,也就是说无论是亲属还是其他人,都是一种放在同一平等地位上的关怀照顾,所以说一开始就是没有一种血缘上远近关系的前提的。让我们回到原文去看一下:
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将对自身的爱和对他人的爱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否是亲属,无论身份地位之高,无论男女老少,都一视同仁。儒家讲父慈子孝,对父亲孝顺,然后父辈的对子辈的慈爱被认为是一种仁爱的话,那么墨家的兼爱则并没有亲属之分,这种父辈的爱,对于自己孩子和对其他孩子应该是一视同仁的。这种爱不应该有大小之分,并不会因为是我儿子,而我多爱一些,是其他家人的儿子,我少爱一些。兼相爱将就的就是这种相互的爱。
所以其实在现实社会中,如墨家的兼爱是比较难实现的,这种兼爱的思想是建立在一种全民有相应的道德基准上的,或许可以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看见。所以纵然两家并为显学,墨家后来也慢慢的没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孔子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厚薄的平等的爱。而且,我认为,儒家的“仁爱”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有阶级性的,不平等的,墨家的“兼爱”才是真正的平等的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他强调对人应当和蔼仁慈,有教无类,但是拘泥于周礼。孔子认为人应尊卑有序,君臣有别,所作所为都应该符合“礼”的要求。.在这点上可以看出儒家思想还是有保守的成分,但是这是封建帝王所需要的,所以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
墨子的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墨家之爱更具包容性。
当然,墨家之爱是对封建等级的藐视,所以不被后代王朝接受。
墨家主张的兼爱和西方世界基督主张的“神爱世人”更接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拙:墨子爱,博爱。孔子,五谷不分,爱是广泛吗?古人儒家忠君爱国不少。满口仁义道德,做汉奸的少吗?关健时,还是众百姓,浴血保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家的兼爱的思想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我和你没区别。你打我就等于打自己,我打你就是打我。
儒家仁爱,是心怀仁慈,善良。你是你,我也是你,但是你我有交集,并不代表我和你一模一样。
兼爱就是两个圆圈完全重叠。
仁爱就是两个圆圈相交有重合相交之处。
个人浅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家兼爱是无等级和亲疏远近的,儒家的仁爱是讲等级和条件的。
上一篇:公司有一批货要运到青岛,客户比较急,请问哪家物流可以实现当天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