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最终封建王朝一统后独尊儒家是为何?
儒家,思想,董仲舒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最终封建王朝一统后独尊儒家是为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最终封建王朝一统后独尊儒家是为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端于春秋而鼎盛于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他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础,在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和兵家等各个哲学学派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且统一中国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以来,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后,儒家成为了汉朝以后各朝代的统治思想,出现了儒家一家独大的局面。孔子也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这主要是因为要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国家的发展,推动文明的繁荣。
对于创造儒家思想的孔子,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都是比较尊崇的。他们对孔子的看法如下:中国现代大儒家梁漱溟早说:“孔子学说的价值,最后必有一天一定为人类所发现,为人类所公认,再重光于世界”。 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说“人类在二十一世纪还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见孔子的思想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的。
仔细分析,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百家争鸣中出现的各家学派被证明最符合封建统治的是儒家。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学派,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老子创立的道家学派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实际上是会使中央政府削弱对地方政府的控制,不符合中央集权的理念。所以除了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以黄老之学治国之外,其他朝代的任何统治者,都没有以道家思想为治国思想的。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反对一切的非正义的战争,要求统治者任用有才能的平民治理国家。这在当时是不符合国家统一的要求的,同时也触犯了上层贵族的权力和利益;因此,代表下层劳动人民的墨家学派就被抛弃了。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是符合当时的国家统一及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的;所以,秦国以及后来大一统的秦朝,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的。但是法家思想太过严酷残暴,引发了秦末以陈胜和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因此后世的统治者就摒弃了法家思想。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学派主张百战百胜,是一种军事思想,并不是一种治国思想。所以兵家思想也不符合治国的要求。除了这几个学派,就只剩下儒家最靠谱了。
第二,儒家思想能够不断发展完善,最能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相配合。秦始皇建立的秦朝是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虽然符合专制主义的要求,但太过于刚硬,使政治制度和政府的政策失去了弹性。这种失去弹性的思想激起了人民的愤怒,这种失去弹性的制度使秦朝统治下的原本属于各国统治的人民产生了更大的离心倾向。秦末农民大起义以后,汉高祖刘邦也并没有以儒家思想之国,而是选择了属于道家的黄老之学。到了汉武帝时期,等证书,把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阴阳家思想如何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儒学。这种新儒学主张大一统和君权神授,基本符合了专制主义的要求。并制定了三纲五常作为行为规范,来加强这种专制的要求。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儒家思想为正统治国思想。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儒家的儒生就把儒家和道教及佛教的思想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局面。并在宋朝时期出台了高度哲学化和思辨化的理学思想,这种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一主张是以压抑人性的方法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符合统治者的要求。一直到明朝和清朝,实际上都在沿用理学思想来治国。
第三,儒家思想更符合人性,更容易得到各阶级的支持。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一个明确的等级社会,特权等级是享有各种平民所不能享有的权利的。如果以法家思想治国,那么在严格的法律之下,贵族的特权不能放大化;如果以墨家思想治国,那么在平等兼爱的观念影响下,等级秩序会受到严重破坏;如果以道家思想治国,那么在无为思想影响下,就会出现放任自流,国将不国的局面。这些思想都不符合各阶级的对自己利益的保护的要求,当然更不符合当时的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要求。地主阶级要求一种能够维护等级制度的思想来作为统治思想,以维护他们的利益。儒家思想讲求等级吗?是的,儒家讲求等级。所以儒家思想在这一方面是符合技术阶级的要求的。那么儒家思想符合下层平民的要求吗?也是符合的。儒家思想本来就是一种调节人际关系的思想,既能够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协调人与政府的关系。下层的没有文化的劳动人民,要求政府对自己宽容一些,法家思想是做不到宽容的,能够做到宽容的就是儒家思想。尤其是孟子提出仁政的思想以后,儒家思想就把人与国家正式的联系起来了。
第四,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使得中国不能形成经济上统一的局面,这就极为容易造成政治上的分裂;而为了削弱分裂的可能,就只能加强思想方面的统一。儒家思想能够被各个阶层所认可吗?能够起到加强思想统一的作用吗?能够维护起到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吗?答案是一定能够。儒家是最具有包容性的一种思想,可以在吸收各个学派和宗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的新的儒学思想。这一点是其他学派所不能比拟的,这种能够自我创新融合的思想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思想。中国的小农经济实行的是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从经济上说,一个家庭是独立的,一个农村是独立的,一个县也是独立的;这种独立的经济形态并不需要全国性的统一市场。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经济上没有统一的要求,那么政治上就会处于分裂状态。但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分封制下各诸侯国混乱的状态又告诉我们,绝对不能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那么怎么才能实现经济不统一基础上的政治统一?这就只能从思想上去想办法。最终我们选择了包容性最强的儒家思想。
第五,中国是典型的文明型国家,认可中华文明的就是中国人。那么中华文明是怎么来的?是一个民族创造的吗?当然不是。我们的中华文明是以包容为核心手段的,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和手段,把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和手段,把汉族、蒙古族、满族等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和手段,把秦朝、汉朝、唐朝及清朝等不同时期的文化融合在一起。这样就构成了我们中国的中华文明。而我们无论怎样进行包容,都是要以一种思想为主体进行融合的。我们选择的这种主体就是儒家思想。以儒家为主体人和其他各家自强的是一种新思想,不过是以儒家为名而已。与其说封建王朝一统后是独尊儒家,还不如说是独尊中华文明。
上一篇:怎样鉴定印章印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