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何不同?
儒家,墨子,墨家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何不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儒家由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的思想学派,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其门下弟子根据孔子平时的言论,编成《论语》,“仁爱”是《论语》的主要核心思想。“仁”就是“爱”,“爱”就是“仁”,包含了以家庭.社会.以及整个自然宇宙三大体系,这三大体系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在一起。
“仁者爱人”发自家庭,延及社会及整个人类,大自然间的普遍的爱,在人与人,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由小到大,由里到外等诸多关系的道德行为准则。
墨子出自卑微,来自于底层,曾经学过儒家思想,对儒家的那套繁文缛礼,心生不满,创立墨家来反对儒家。儒家的“仁爱”是从上到下的,如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君王爱自己的子民,《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这是一种有等差的,不平等的爱。而墨子提出的“兼爱”是人与人之间,包括父母与自己的子女,君主与自己的子民之间,平等的互亲互爱,没有高下,亲疏,贵贱之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的“仁”是基于他的“礼”提出的。我们都知道,孔子认为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社会大乱,所以致力于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秩序。而孔子恢复“礼”的手段就是“仁”。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也就是说,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而“礼”的主要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每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该做的事。一般来说,“礼”属于外在要求,而“仁”则是将这种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觉规范。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为仁由己不由人”的原因,他希望通过“仁”,让人在视、听、言、动全方位符合“礼”的要求。当一个人宁愿牺牲性命也要维护礼制的时候,就达到了孔子说的最高意义上的“仁”,也就是所谓的“杀身成仁”。孔子的“仁”具有五种品德,分别是恭、宽、信、敏、惠,这也是孔子对于一个君子的要求。对于实现“仁”的方法,孔子提出了两点,分别是“忠”和“恕”。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恕”,就是大家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这两者综合,就是为仁之方,达到了仁爱。也就是说,仁即爱人。孔子提仁爱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他的恢复周礼的目标服务的,这一点这墨子的兼爱有着本质的不同。墨子其实也讲仁、义,但是墨子的仁义和孔子的仁义不是一回事。墨子称兼爱为仁、义,他说“兼即仁矣,义矣”。但是他谈仁的目的是为了提倡利他,而不是为了恢复礼制。他甚至讥笑孔子这些谈仁的人,“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也就是说,孔子这帮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仁”墨子注重人们做事的结果,而孔子则讲究人们做事的动机。孔子和墨子两人在学说上的不同和他们的背景有很大关系。孔子算是官二代,是社会的上层人员,对历史很有了解,因此对于春秋以来的社会动荡,他认为是没有遵循周礼的原因,因此提出了“仁” 的概念。希望用一套礼制让社会重新回到正轨。而墨子出身工匠,他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因为人们自私自利,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争斗,所以国与国之间连年战争,由此他提出了“兼爱”的学说。认为人们应该利他,也就是“兼相爱,交相利”,由此来化解社会矛盾,让国家得到治理。本质上,仁爱和兼爱只是方法论上的不同,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让社会回到被治理的状态,而不是战火连绵,生灵涂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同点:
1、本质相同: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本质都是爱人。
2、基础相同: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仁爱”归根到底是对父母的感恩于报答,“兼爱”则是视人如己。
不通点:
1、等差不同:两者固然都是施由亲始,但实施程度大不相同。“仁爱”强调爱有等差,但是“兼爱”强调爱无等差,一视同仁,人人平等。
2、角度不同:“仁爱”的“任”更多的是作为道德的本源,表现了“仁”的独特魅力,而“兼爱”有功利性,说想要别人善待自己,就要先善待别人。
3、代表阶级不同:“仁爱”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的约束,强调从政治角度去实施,而“兼爱”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畅想,人人平等。
扩展资料:
儒家是中国古代自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百家之一,与其它诸子百家一样地位本无所谓主从关系。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中国人代代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分别是两家的核心思想,那么要想了解核心,首先要从各家的思想主旨以及所处阶级,所提出的为人处世的方式的区别来进行理解。当然,最主要还是两家的立足点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从各自的特性来看:
上一篇:公司有一批货要运到青岛,客户比较急,请问哪家物流可以实现当天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