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身体肥胖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肥胖,脂肪,因素身体肥胖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火不生土,脾肾阳虚是基本病机,由于脾虚水湿停留。湿为有形之阴邪,伤人阳气,各种功能受阻发为肥胖。中医认为先除外湿,羌活胜湿汤,再用附子理中丸合右归丸振奋脾肾阳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除遗传的影响外,莫过于“进得多”“出得少”“吃得多”“动得少”,能量摄入太多,以及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熬夜等。
美国一项历时16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天平均睡5小时的人比睡6小时的人增重多,睡6小时的人又比睡7小时的人增重多。也就是说,睡得越少,越易长胖。
专家称,如果一个人连续两晚睡眠小于4小时,瘦素水平降低18%,饥饿激素会增加20%。而瘦素的功能是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的。瘦素降低,就会增加你长胖的几率。
此外,晚上睡觉时间缩短,活动量增加,宵夜等额外摄入食物的概率也随之增加,长此以往,体重自然会往上飙升(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睡7~8小时,晚上在23点前入睡最好)。
还有湿气过重也是导致肥胖的原因之一,以下的情况就是湿气过重的表现:
肢体沉重,舌苔厚腻,大便粘滞,容易疲劳(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现象)。
提问者说,虽然每天坚持运动尽量少吃,但还是会长肉。那这种情况,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脾虚引起的肥胖。
中医认为肥胖多是由脾气亏虚、水湿不化所导致的。所以,减肥需要补脾益气,促进脾胃对水湿的运化。只有脾的运化功能好,才能更好的减肥。
建议多食用红豆、薏米、莲子、山药、茯苓、白扁豆、陈皮、猴头菇等益气健脾、促进水湿运化的食材,对于脾虚导致的肥胖人群有较好的祛湿利脾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肥胖有遗传性先天性肥胖和后期不正确的作息以及饮食习惯造成的,前者需要你更加的自律保持良好的运动频率,控制饮食,给自己制定合理的减脂计划,后者更多的还是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合理的健康的饮食,戒掉夜宵啤酒炸鸡奶茶等高热量的食物摄入,同时配合合理的运动 我相信自律的你一定也会蜕变成纤细的人[送心][送心][送心]加油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肥胖”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状的一类病证。
现代医学的单纯性(体质性)肥胖病、继发性肥胖病(如继发于下丘脑及垂体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肥胖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施治。
【病因病机】
肥胖多因年老体弱、过食肥甘、缺乏运动、先天禀赋等导致气虚阳衰、痰湿瘀滞形成。
一、病因
1.年老体弱
肥胖的发生与年龄有关。中年以后,人体的生理机能由盛转衰,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又过食肥甘,运化不及,聚湿生痰,痰湿壅结,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酿生水湿痰浊,故而肥胖。
2.饮食不节
暴饮暴食,食量过大,或过食肥甘,长期饮食不节,一方面可致水谷精微在人体内堆积成为膏脂,形成肥胖;另一方面也可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使人体臃肿肥胖。
3.缺乏运动
长期喜卧好坐,缺乏运动,则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呆滞,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痰浊,聚于脏腑、经络而致肥胖。妇女在妊娠期或产后由于营养过多,活动减少,亦容易发生。
4.先天禀赋
《内经》认识到肥胖与人的体质有关。阳热体质,胃热偏盛者,食欲亢进,食量过大,脾运不及,可致膏脂痰湿堆积,而成肥胖。
此外,肥胖的发生还与性别、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由于女性活动量较男性少,故女性肥胖者较男性为多。
二、病机
病机总属阳气虚衰,痰湿偏盛。脾气虚弱则运化转输无力,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和水湿,留滞体内而致肥胖;肾阳虚衰,则血液鼓动无力,水液失于蒸腾气化,致血行迟缓,水湿内停,而成肥胖。
病位主要在脾与肌肉,与肾虚关系密切,亦与心肺的功能失调及肝失疏泄有关。多属本虚标实之候。本虚多为脾肾气虚,或兼心肺气虚;标实为痰湿膏脂内停,或兼水湿、血瘀、气滞等,临床常有偏于本虚及标实之不同。前人有“肥人多痰”、“肥人多湿”、“肥人多气虚”之说,即是针对其不同病机而言。
本病病变过程中常发生病机转化,一是虚实之间的转化,如食欲亢进,过食肥甘,湿浊积聚体内,化为膏脂,湿浊化热,胃热滞脾,形成肥胖,但长期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致脾虚不运,甚至脾病及肾,导致脾肾两虚,从而由实证转为虚证;而脾虚日久,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或土壅木郁,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脾病及肾,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可致水湿内停,泛溢于肌肤,阻滞于经络,使肥胖加重,从而由虚证转为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二是各种病理产物之间也可发生相互转化,主要表现为痰湿内停日久,阻滞气血运行,可致气滞或血瘀。而气滞、痰湿、瘀血日久,常可化热,而成郁热、痰热、湿热、瘀热。三是肥胖病变日久,常变生他病。《内经》中已经认识到肥胖与消瘅等病证有关,极度肥胖者常易合并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
上一篇:奔三的年纪了,该留在大公司养老,还是去小公司拼搏?迷茫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