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身体肥胖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肥胖,脂肪,因素身体肥胖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诊:上药连服1个月,体重下降5kg,肢体浮肿消退,稍有头昏,经行量少色黑。前从脂浊内聚、痰瘀痹阻、水湿内停治疗有效。原方加决明子15g。
三诊:继续服药1个月,体重又见下降3kg,头昏近平,食纳欠香,近来大便溏薄,日行2~3次,腹痛。再予燥湿化痰,活血利水。药用:炒苍术10g,法半夏10g,海藻20g,天仙藤15g,泽兰15g,泽泻15g,炙僵蚕10g,山楂肉15g,鬼箭羽12g,荷叶15g,穞豆衣20g,路路通10g。
四诊:药治3个月,体重下降10kg,但经行仍然量少,2天即净。原方去海藻、穞豆衣,加大腹皮10g,茯苓10g。14剂。因去外地工作,停药3个月,体重未见增长,保持68kg,旬来下肢浮肿,小便少,口干欲饮,B超复查肝脏未见明显异常,舌苔黄腻,脉濡。仍守原方调治。
按:患者因脂浊困脾,脾运失健,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湿生痰,以致形体肥胖,痰浊久留,血滞为瘀,痰瘀互结,水湿内停,而引起肝脏脂肪病变、浮肿、头昏诸候。治当燥湿化痰,活血利水,以苍术、茯苓、泽泻燥湿健脾利水,制南星、法半夏、海藻、莱菔子、僵蚕化痰祛湿,鬼箭羽、马鞭草、山楂肉活血以祛瘀,天仙藤、路路通通络以利水,荷叶升清降浊,合泽泻、海藻、僵蚕等均有良好的消脂作用。服药1个月,体重即见明显下降,而患者自诉并未节制饮食,可见中药减肥主要在于调节体内脂质代谢的紊乱。故疗效巩固,虽停药3个月,体重亦未见增加。
【预后及转归】
肥胖症如能及早重视并正确对待,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行为矫正等),是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和治疗的。病久可变生消渴、头痛、眩晕、胸痹、中风、胆胀、痹证等疾病,则预后不佳。
【预防与调护】
肥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一旦形成本病,一般不易治疗。对本病积极预防非常必要,应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坚持治疗。患者饮食宜清淡,忌肥甘醇酒厚味,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宜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多食、暴饮暴食,忌食零食;必要时有针对性地配合药膳疗法。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如根据情况可选择散步、快走、慢跑、骑车、爬楼、拳击等,也可适当做家务等体力劳动。运动不可太过,以防难以耐受,贵在持之以恒,勿中途中断。减肥须循序渐进,使体重逐渐减轻而接近正常体重,不宜骤减,以免损伤正气,降低体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肥胖形成的原因有遗传基因的影响、后天因素影响。通俗的来说,就是 “先天” 和 “后天” 两方面。
1、先天因素(基因):
影响每个人形成肥胖的因素不同,可以说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些基因影响身体的营养吸收、能力代谢等等,这些方面又与体重密切习惯。
有的人容易吸收油脂而发生肥胖,如果饮食习惯又是爱吃油腻、肥肉,那就很容易发胖;
有的人容易吸收碳水化合物而发生肥胖,如果饮食中主食的比例又占很多,那也容易变胖;
有的人热量消耗能力弱而容易发生肥胖,平时又不运动,多余的热量就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身体内……
2、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有很多,最平常的比如,饮食、运动、药物、疾病、生活习惯等等……。
都说减肥就是要 “管住嘴、迈开腿”。其减肥的本质,就是控制热量的摄入,增加热量消耗,饮食、运动方面都是这样的道理。
此外,还有药物、疾病因素,如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容易使体重增加。
总的来说,每个人肥胖的原因、肥胖的特点因人而异。
如果找到了准确的原因,才能够针对性的进行科学减重计划,不影响身体健康、还能够起到有效减重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大部分肥胖由后天因素导致,如不良的饮食习惯,高脂肪、高热量饮物,再配以碳酸饮料;部分年轻人加班熬夜,导致饮食节律改变;部分人饮食适中,但运动较少,也可引起肥胖。少部分由先天因素引起。还有肌肉型肥胖,常见于运动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饮食因素
一般我们认为,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过少食用蔬菜,大麦及粗粮等都是肥胖发生的原因,经常吃多盐、油煎、油炸的食物也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且进食速度也会引起肥胖。
2.运动因素
运动不足不仅使能量消耗减少,促使肥胖的发生,此外,肌肉组之由于胰岛素抵抗增大而直接诱发糖耐量江滴,更增加了肥胖的易感性。运动本身不影响休息状态代谢率,而运动与控制饮食相结合,肥胖妇女的休息状态代谢率明显降低。
3.吸烟与饮酒
乙醇再体内只能完全氧化而不能转化为其他物质。因此,饮酒同时所进食的能量物质便储存在体内,所以习惯性非大量饮酒者常伴体脂累计。
4.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怼肥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归纳如下。
1.遗传因素影响体重指数、皮下脂肪厚度及内脏脂肪,且对内脏脂肪影响尤为重要
2.遗传不仅影响肥胖的程度,并且对脂肪的分布类型也有很强的影响。
3.过渡喂养后的肥胖,即过度为阳侯的体重增加敏感性使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4.遗传可影响个体的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效应和运动的热效应,即能量的指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能量指出的差异可达40%以上
上一篇:奔三的年纪了,该留在大公司养老,还是去小公司拼搏?迷茫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