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货币战争》作者:负利率从来就没奏效过,只会推动资产泡沫而不是经济增长。怎么看?
利率,经济,泡沫《货币战争》作者:负利率从来就没奏效过,只会推动资产泡沫而不是经济增长。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不断遭到学术界,多方面冷嘲热讽,认为是学术垃圾。之所以被围追堵截,是揭露皇帝的新衣,美国在搞金融垄断,掠夺全世界财富。金融不同于资本,表面的得失计较,不过是鸡毛蒜皮。像特朗普唯利是图,太看重贸易逆差,向盟国讨要驻军费,显然是金融白痴。日本率先的负利率,是金融危机的结果,去美元多极化格局,美元的资产泡沫,一切顺理成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知道货币战争的作者是否讲过这样的话,如果讲过的话,我觉得他对经济的理解未免过于狭隘了。
事实胜于雄辩,而败于狡辩,很多时候事实不为人知,是因为狡辩的人太多了。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这幅图是2012年至今全球负利率债券的总规模一览图,其中黑色的部分就是负利率债券的规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从2015年开始,全球的负利率债券规模就出现一个上升的态势,截止2019年8月底,这个规模是17.0万亿美金。
我们要知道如果债券的利率为负,那么持有到期的时候,投资人就会受到损失。投资人宁可冒着债券受到损失也要进行投资,那么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背后的逻辑其实挺复杂的,也不是这个问题所能说清楚的,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政府推出负利率就是为了刺激经济。利率水平越低,政府举债的时候需要偿还的成本就越低。我们知道希腊债券危机的时候,希腊国内的利率飙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这极大的加大了希腊政府偿还的压力。如果利率为负的话,政府偿还的压力就大大减轻了。
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个问题,利率是资金的成本,如果资金成本很低,说明没有人需要借钱。没有人需要借钱,说明钱借来以后,无法产生收益,说明没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政府通过负利率借入大量资金,发展经济,提升消费和就业水平,这就是对经济的逆周期调节。
我们知道,政府偿还债务有很多种方法,降低税率,提升自己的债务,其实就是把税收进行了递延,通过递延税收发展经济。
所以,货币战争的作者认为负利率一无是处,并且助长了资产泡沫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有一些道理,但是,负利率是资本主义国家的问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没有支持产业发展的条件,人力成本太高。现在产业越来越集中在低成本地区,产业链也趋向靠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没有办法搞大产业了,只有向轻资产,服务性经济方向发展。这些经济不需要投入重资本,所以对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少。
西方发达国家本身所依赖的产业附加值高,利润厚。它的知识产权经济具有递增规模报酬效应,实现收入的边际成本为零,或者接近为零。不需要成本,当然,资本就找不到用处,这让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过剩。
资本过剩,企业不缺资金,你让银行的货币借给谁?没有人借,资金没有利息,银行保管货币就要花成本。所以,存钱的只有倒给银行利息,这就是负利率形成的原因。
一些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负利率形成原因是央行过度发行货币,由于生产过剩,产品卖不出去,企业无投资积极性,让资金过剩利率下跌造成。其实,资本主义国家并不生产过剩,他们大多数都是进口过日子,生产只生产塔尖上的商品,这些生产利润高。但是,塔尖上的商品需求有限,他们只能搞服务业,所以但凡资本主义国家的服务业比例都很高。服务业需要很多资本吗?你发那么多货币,实业是用不上,就正好搞金融啊。金融正是资本游戏,有负利率的便宜资金使用正好。金融要赚钱,只有炒资产,负利率把资产炒出泡沫,这是必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解释一下负利率的成因是什么?
主流经济学家认为负利率源于经济衰退或长期通缩,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出了问题。我觉得这都不是,上面提到的都是表象。实际上负利率的根源是生产要素的困局,欧洲和日本之所以呈现了负利率的趋势源自于其本身的生产要素困境,人口老龄化决定了劳动力递减,资源又比较匮乏,科技创新又无法实现科技革命,当这几个生产要素都出现无解的情况下,利率就呈现一个下行趋势,降息解决不了负利率。
当价格性工具失效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开始采取数量型的工具量化宽松,欧洲和日本都用了。最通俗一点讲就是放货币,当流动性释放完之后发现量价更加保持一致,数量越多价格走得越低,所以从这个结论来看并没有解决负利率的问题。
而全球通过量化宽松抵抗负利率成功的国家就是美国,次贷危机时联邦利率降到0的时候美联储没有选择继续负利率而选择了QE,四轮QE之后经济出现了复苏,而后美联储开始加息,市场利率也随之上行。在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美国的创新能力比较强,所以呈现了一个可以复苏的状态。
全球负利率的长期抵抗变量是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目前10年之内出现的概率并不大,大概是10-20年左右才会带来全要素生产力的明显提升,促使科技革命成为负利率的长期抵抗变量。
注:此为华泰证券宏观首席关于负利率看法
上一篇:为什么90后离职的越来越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