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货币战争》作者:负利率从来就没奏效过,只会推动资产泡沫而不是经济增长。怎么看?
利率,经济,泡沫《货币战争》作者:负利率从来就没奏效过,只会推动资产泡沫而不是经济增长。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货币战争》作者:负利率从来就没奏效过,只会推动资产泡沫而不是经济增长。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对负利率政策看法比较负面,他认为:“零利率”意味着金钱丧失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感觉,也就是时间不重要了,机会也不重要了。在正常情况下,金钱有成机会成本与时间成本,所以借钱必须要付利息,要有利率。资金的借出方要损失别的赚钱机会,要抑制现在的消费需求,所以只有在得到合理补偿的情况下才愿意把钱借出。当一个经济社会中的资金没有了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金钱就会失去欲望,整个经济就会陷入停滞。金钱没有了欲望,整个经济的流动就越来越慢,如果零利率持续足够长的时间,经济就会完全停止,出现经济衰退,爆发经济危机。
就这个观点而言,个人是基本认同的。今年我也就欧央行与日央行负利率的问题多次发表了一些看法,虽然与宋鸿兵观察问题的出发点不大相同,但也认为欧日央行的负利率政策是弊大于利的。
表面上看日本与欧盟央行推行负利率政策是为了提高流动性、鼓励消费、刺激信贷、刺激通胀、消减债务利息支出等以拉动经济,但是效果明显不佳,欧盟经济与日本经济增速明显迟缓,尤其是实体经济萎靡不振。
这是因为负利率政策在经济不振的情况下只有QE这一条路,而不断印钞更多的是刺激国家金融化的加剧。由于资本的逐利本质,所以欧日央行超发的货币主要涌入到风险资产当中与跨国套利,并不会有效刺激消费与实体经济增长,而超发货币涌入风险资产之后就必然带来资产泡沫,所以当前发达国家就形成了股市与债券市场等严重泡沫问题。
更关键的是,欧盟与日本的负利率使欧元与日元形成了“懒汉货币”,一方面是尽量扩张其国际货币地位,利用铸币税掠夺国际资源,另一方面是利用负利率的利差在国际间套利,这是典型的债务转移方式。所以负利率政策明显是发达国家利用国际货币体系的漏洞在套取新兴国家的财富,这是很恶劣的不劳而获的金融掠取方式。
这样的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货币体系是极其不公平的,之后也必然会引发新兴国家的反弹,会引发新一轮的国际货币改革,因此从长期来看,央行的负利率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危害非常大,不仅使国际货币信用体系严重弱化,同时也是全球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主要缔造者,不仅无益全球的经济发展,还会严重破坏发达国家自身经济。
当前发达国家的主要问题在于社会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失衡,在于过度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的矛盾,在于社会高福利与债务高增长的矛盾等等,由于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并难以调和,所以欧日等发达国家试图通过货币媒介来转嫁内部矛盾,通过躺在新兴国家身上吸血来缓解内部的债务压力,但这只能解决一些中短期问题,长期来看发达国家必出危机。
因此欧盟与日本从长期发展来看需要纠正极端利率政策的,需要逐步退出QE,通过常态利率加强内部的竞争力,以内部竞争力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然后依靠自身实力争取国际地位,如果一味依靠国际货币地位想长期不劳而获,最终只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国际竞争力就会不断下降,发达国家未来也不会有出路。
所以从负利率问题上也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竞争力是在不断下降过程中的,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历史也再一次进入到世界各国兴衰的交替周期,在这样的大周期中,全球注定是不平静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而这正是我们所处的时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最近发布言论说欧日的负利率从来就没有作用,并且助长了资产泡沫。
这个观点和《货币战争》这本书一样,虽然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关注,但是却很难说正确。在前不久国际清算银行刚刚发布过报告,证实了欧央行掌门人拉加德对于负利率的说法:负利率正在发挥作用。
一、为何要采取负利率?
我们通常所说的负利率,实际上并不是大家的银行存款利息是负数,而是央行采取的一种政策,主要是指基准利率降低为负值,这样金融机构和银行从央行进行借款融资的时候,支付的利息就是负数,这能够更好的释放流动性,供给实体经济。下图为欧日央行负利率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要采取负利率这种极端的方式呢?
我用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走向给大家举例说明。从上图可以看到美联储利率在每次应对危机之后,都有一个较大幅度的降低,但是在危机过去之后,货币正常化的速度却没有把利率重新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数字,这使得美联储基准利率,实际上每一次都在降低。
这是因为市场会逐渐习惯低利率环境,就像一个经常生病的人,如果每次生病都使用抗生素的话,那么抗生素的药效就会随着使用而降低。降息也是如此,每一次降息都让市场更加适应低利率环境,从而在下一次危机的时候,只能用更低的利率来对经济进行支撑。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将利率降低到史无前例的0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无法继续降低利率,因此开启了量化宽松。
而在经济危机之后,欧洲的经济却没有和美国经济一样得到增长,而是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继续陷入低迷,就需要欧洲在量化宽松和零利率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宽松,因此欧央行只能够把利率降低为负值。下图为欧洲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的走势,可见没有明显起色。
日本也是类似的情况。
二、负利率的失效和资产泡沫。
宋鸿兵的观点,其中一半是正确的。
负利率的推出确实推高了资产泡沫,但这也是负利率推出的目的之一。任何宽松政策最根本的目标都是推升通胀和资产价格,从而让人们更倾向于把手里的钱拿出来进行投资,加速经济流动性,促进经济复苏。图为负利率债券规模上涨带动黄金价格。
但是我们看到欧日央行的负利率却没有带动欧日股市的大幅度上涨,并且欧日经济也没有得到更好的增长,这就说明负利率的效果不如预期。
简单来说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是欧日的经济情况并不乐观,所以即便利率为负,投资者还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所以没有让流动性释放到实体经济上。第二方面是在欧日经济长期低迷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却异常强劲,使欧日方面的流动性更多流入了美国市场,造成了美股的强势上涨。图为欧洲投资进入美国债券市场的情况。
上一篇:为什么90后离职的越来越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