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血液粘稠的人身体会有哪些奇怪的现象?
血液,粘稠,血栓血液粘稠的人身体会有哪些奇怪的现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三杯:睡前一杯白开水
睡前喝水,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使睡眠更加安稳。
一般建议,睡觉的前两个小时喝水比较合适,方便在睡前上厕所,减少起夜的烦恼,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如果是因为喝水后造成的多次起夜,并且还脸部水肿有眼袋,就要适当的调整喝水时间了。
最好是能在白天就保证水分的摄入,当口渴的时候说明身体是缺水的情况了。
最后,多活动,减少血栓形成
1、动手
转手腕,可刺激到六条经脉,通过这些经脉,会将刺激传导到全身各处,促进气血运行、打通血管、舒活经络。
上身正直,两手先侧平举,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双手手腕同时由内往外转300下,再由外往内转300下。
2、动脚
踮脚,可刺激到血管,血管也会有规律地被挤压、放松,同时,踮脚会增加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和速度,有助于预防血栓。
站好,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继续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反复进行。
每天做3次,每次5分钟左右。
3、动腿
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体内脂质代谢,预防血粘稠。
走路,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走路,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液中的代谢物,有利于血管健康。
走路,能有效降低静息心率,坚持3个月左右,可以明显改善心率,保护心脏健康,改善血液循环。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血液粘稠度较高的人可不占少数,特别是现代生活越来越偏向整天都坐在电脑前面敲键盘的类型,生活的便利性也造成了人们也越来越懒惰,喜欢久坐久躺的坏习惯,大量缺乏运动,血液越来越粘稠。血液粘稠度高顾名思义,就好像是原本清澈流淌的河流变得像胶水一样黏黏的,流动慢。而我们的血液其实是运输氧气、养料的重要枢纽,粘稠度高,就像堵车一样,各种养料无法更高效地运输到身体各处,我们最直观的感觉很可能就会出现养料、血液濡养不足的情况,体现的就可能是容易头晕目眩、四肢麻木,还可能有健忘,甚至有四肢末梢刺痛的情况。
因为运输养料的能力低,我们的思考、活动同样也会收到阻碍,例如可能会出现脑梗、吐词不清、肢体活动迟缓、感觉迟钝等问题;因供血不足可引起微小血管的缺血,如视网膜、视神经供血不足,可让人视力模糊;血液粘稠度高更容易引起血液中的淤积,滞留的情况,可增加高血脂的诱发几率,加重血栓的形成速度,可出现胸闷、胸痛等情况,总之,血液粘稠度较高是诱发血管疾病的最大因素之一。
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在餐后比普通人更容易犯困;血液粘稠可影响运动能力,比如心肺功能效率降低,因为血流动速度减慢,更容易造成心跳过速、心慌的情况,不过坚持适当的运动有助促进血液流动,有改善血液粘稠度高的效果。总之,血液粘稠度高是身体的大敌,不仅影响正常的思考能力、生理活动,还会增加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几率。
那么如何才能预防血液粘稠度高的问题?
首先,在饮食上应当注重,避免长期过多摄入高油高脂高糖的食物,保持血液“清洁”,如果总是大鱼大肉、大酒大烟,血液中的“垃圾”就会越来越多,如过多的葡萄糖、过多的胆固醇、过多的甘油三酯,这些都对健康是不利的。保持清淡饮食、凡是七分饱的好习惯;多摄入一些有益血管的食物,例如大豆类、海鱼类、蛋奶、新鲜蔬菜,大豆中、海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大豆、蛋类中的卵磷脂也有助改善血液粘稠,预防血栓生成;新鲜蔬菜中膳食纤维、天然植物色素有助控糖控脂,抑制胆固醇、脂肪的部分吸收。
另外,日常还应当坚持适当运动,避免久坐久躺,特别是中老年人要有适当运动的习惯。日常应当保证充足饮水量,缺水也可能引起血液粘稠度高,喝水不是到自己感觉很口渴的时候再喝,最好是隔1~2小时就饮水100~200ml,细胞是每时每刻都需求水分的。最好是戒烟酒,少吃油炸食物、粗细粮结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会减弱,管腔也变得越来越狭窄。
久而久之,细胞易相互紧贴靠拢,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多,危害心脑血管健康。
一旦血液粘稠度增高,十分容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诱发严重血管类疾病。
可以说,血液粘稠,是血栓的“序曲”,想要预防血栓,要先从战胜血稠做起。
血液粘稠,会出现4个异常,切莫忽视
1、容易犯困
经常犯困,想睡觉,要警惕血液粘稠了。
血液粘稠,会导致人体内,血液流动,相对缓慢,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容易导致大脑缺血缺氧,进而导致人容易犯困。
2、晨起头晕,思维混乱,反应迟钝
虽然睡了一觉,但起床的时候总觉得睡不醒,头昏脑胀。
一般要到吃完早餐了,头脑才慢慢可以清醒过来,晚上却异常精神。
此时,需要警惕血液粘稠了。
3、口唇发紫,干活气短
有一部分血液粘稠的人,会伴有红细胞增多。
此时,嘴唇就会发绀(呈青紫色),且稍微做一些体力劳动,就很喘不过气。
发现自己的嘴唇颜色变深、变得发紫,并且有干活气短的情况,一定要留意,是否已经出现心血管以及肺脏的病变。
4、视力突然模糊,看不清东西
视力经常出现短暂性模糊,甚至突然看不清东西,需警惕血粘稠。
当血液黏稠度偏高,血液流通不顺畅,营养物质和氧气不能及时供给视神经,导致视神经和视网膜暂时性缺血缺氧,医学上称为“阵发性视力模糊”。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