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官服,朝服,清朝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638年9月,清军两路南下进攻大明,陷真定、广平、顺德等地,高阳失守,大学士孙承宗殉职,卢象升在巨鹿阵亡,京师戒严。朝廷不得不把当时最有声望、有能力的主帅洪承畴从西线调来,与孙传庭率军入卫。
洪承畴在西线战场镇压农民起义连连胜利,俘杀高迎祥,又多次打败李自成,统治阶级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的军队为“洪军”。可是到了抗击清军的前线,由于各种原因,洪承畴竟然失败被俘了。
洪承畴是大明祟祯皇帝的肱股之臣,文武兼备,谋略过人,是不可多得的良才。皇太极这方便使劲浑身解数终于让洪承畴降清,而大明朝得到的消息是洪承畴以身殉国,崇祯皇帝亲自为洪承畴举办丧礼,为他辍朝3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
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京城,洪承畴此时已经是清朝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但是他到了北京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自己的家里。当他怀着非常复杂的心情来到家门口时,发现大门紧闭,上去敲门,无人应答。他在外面徘徊无数次,终于有个小门童出来,洪承畴上前去要进门,门童说:“太夫人吩咐了,说洪大人已经殉国,再有来者都是冒充。”说罢就关上大门。
洪承畴洪承畴虽然没能为崇祯皇帝尽忠,但是却是个大孝子,母亲闭门不见,他实在受不了。于是每天都去门口跪候,跪了十多天,母亲才允许他进门,但是跟他说如果想真正回家,那么需要为大明的子民再办一件事情。洪承畴自然满口应承,洪母开口道:“我要你给满清设计新的官服,要包含衣冠禽兽的含义,出家人、死去的人还要穿大明的服侍不能变动。”洪承畴一听,这可真是难为他了,但是为了能重新回归家庭,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经过无数次的考量,洪承畴终于设计出我们现在看到的清代官服样式,衣服上有禽兽,头顶上也是禽兽,连袖口都设计成马蹄样式,跪下就是个真禽兽了。等顺治皇帝准许了他的设计方案后,洪母才允许他回家,洪承畴也算是为大明做了最后一点贡献。
以上是流传许久的一种说法,现在考证不知道清代官服到底出自何人之手,不过从官服的感觉和样式上看,确实与“衣冠禽兽”分不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因为清朝是中华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距离现代十分接近,进入21世纪以来,清宫剧十分红火,使大家对于清朝的事物更加熟悉与好奇,所以会有人问清朝的官服是谁设计的哪?为何如此设计?
其实具体是谁设计的没有查到,但可以明确知道的是,一定是汉人参与,并且是按照明朝下等官职服饰进行参考。以下是我的依据。
现在的留存文献中记载,清代的官服于明朝时期的罩甲,因为后金没有入关之前,已经有大批汉人与满人混居一起,这些人也就是后来的汉军八旗。当时他们的服饰和发型经过演化已经是半汉半满。
罩甲就是明代时期的一种长款服饰,主要用于下级士卒和杂役穿着,为什么满人选用这种服饰呢。因为早期的女真人很难接触到明朝士大夫阶层,但是却很容易接触到普通士卒。由于女真人需要长期从事征战和狩猎,因为服饰越简便越好,恰好这种下层士卒穿的罩甲很适合。
这种罩甲采用对襟系扣设计,而且配以毡帽,在出土的明代画卷和陶瓷杂俑像,你会发现当时的这种对襟罩甲和毡帽是一种常见装束,女真人恰恰学习并借鉴了这种服饰,于是加以演变,就成了后来的官服。 明罩甲
清代官服制度:清代文武百官品服有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蟒袍等。品秩差别主要看冠服顶子、蟒袍以及补服的纹饰。而这点和明官服十分接近。历史起源为武则天建立的文武划分制度。明清是继承基础上发扬光大,此后文武官较以前易于分辨。
明代官服是当时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装,就制度而论它承袭唐宋官服制度的传统,指导思想比较保守。但制作更趋精美,整体配套也更趋和谐统一。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鉴于局势尚未安定,学士陶安请制定冕服,朱元璋指示礼服不可过繁,祭天地、宗庙只需戴通天冠,穿纱袍。一品至五品官服紫,六、七品服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礼部官员提出,古代服色按五德的学说,夏尚黑、殷尚白、周赤、秦黑、汉赤、唐黄。明取法周汉唐宋,以火德王天下,色应尚赤,朱元璋认可,并规定正旦、冬至、圣节(皇帝生日)、祭社稷、先农、册拜等大典要穿衮服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
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
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一品——红宝石顶戴(亮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仙鹤,武官补服麒麟。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二品——红起花珊瑚顶戴(杂红),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锦鸡。武官补服狮。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三品——蓝宝石及蓝色明玻璃顶戴(亮蓝),九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孔雀。武官补服豹,准乘八人抬绿呢大轿。
四品——青金石及蓝色涅玻璃顶戴(暗蓝),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雪雀。武官补服虎,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五品——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顶戴(透明),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白鹇。武官补服熊,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六品——砗磲及白色涅玻璃顶戴(白),八蟒五爪蟒袍,文官补服鹭鸶。武官补服彪,准乘四人抬蓝呢轿。
七品——素金顶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补服鸂鶒,武官补服犀牛。
八品——起花金顶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补服练雀。武官补服犀牛。
九品——镂花金顶戴(金),五蟒四爪蟒袍,文官补服练雀。武官补服海马未入流——镂花金顶戴(白),王蟒四爪蟒袍,黄鹂补服。
(监察御史、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的顶戴、蟒袍均按正常品级,但补服的图形却一律绣獬豸,以示司法公正。)
上一篇:怎样预防新生儿残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