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官服,朝服,清朝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官吏服饰是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文化的表征之一,也是礼仪文化的一种表现,在明清之前,官吏服饰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服装大多比较单调,直到补子被运用到官服中后,人们才可以一目了然的对官员等级作出划分。
至于清朝的官服,我们可以很明显的从中看到明朝官服的痕迹,特别是在补子的运用上面,清朝的补子比明朝的补子略小一些,首先是大小,明朝的补子大多在40公分左右,而清朝一般是在30公分左右;
其次是对象,明朝补子是织在袍子上,因此是一整块,而清朝则是缝在襟褂上,由于穿脱衣服的需要会从中间分开,因此没有像明朝那样前后都是完整的;还有就是在色彩上的区分,明朝补子颜色相对来说比较单调,底子多为红色,然后用金线绣成各种规定的颜色,但是清朝不一样,其补子大多采用彩色,底子颜色比较深,有黑色,深红色等,最后是清朝补子周边一般用花边纹饰,而明朝则没有,在内容上,明朝补子多绣一对禽鸟,而清朝全部是绣单只。
一品仙鹤补,俸禄180两
二品锦鸡补,俸禄155两
三品孔雀补,俸禄130两
四品云雁补,俸禄105两
五品白鹤补,俸禄80两
六品鹭鸶补,俸禄60两
七品鸂鶒补,俸禄45两
八品鹌鹑补,俸禄40两
九品蓝雀补,俸禄35两
官职:领侍卫内大臣、建威将军、提督、八旗都统等
官职:九门提督、武显将军、左右翼前锋统领、各省驻防副都统等
官职:一等侍卫、参将、扩军参领、骁骑参领、游击、驻防协领等
官职:二等侍卫、都司、宫殿总管太监、指挥金事等
官职:三等侍卫、步军副尉、守备等
官职:蓝翎侍卫、门千总、卫千总等
官职:把总、游牧正尉、城门更、奋武校尉等
官职:外委把总、额外外委等。
清朝官服虽然独具特色,但确实是承袭自明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代官服品种起源
清代官服严格意义上属于长袍马褂类,这一点和中国很多封建王朝的官服制式都不尽相同,马褂最早在清朝属于行服,是皇帝和文武百官打猎时穿的服装,为了方便行动所以和传统的汉服有所不同。标准的马褂由行冠、行袍、行裳、行褂和行带等组成。其中行褂即为马褂 。
而行服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桓郁传》,释义为外出和打猎的服装,这种服装在中国古代也被称之为“胡服”所谓汉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良正是源自与此。
据历史记载,满清刚刚入关时马褂只限于八旗士兵使用,一直到了康熙时期才开始逐渐的在社会上流通,随即马褂在社会上成为便服。
清代官服品级严格
清代文武官服的区别其实主要在于外挂的补服,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文官补服是禽,武官补服是兽,只要品级一样,文武官的朝袍其实是一样的。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补服之外清代官服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其独有的顶戴花翎,这是区分官员官阶的重要标志,也是清代官服的一大特色。顶戴又叫顶子,分为夏天戴的凉帽、冬天戴的暖帽两种,制作材质不同。顶上覆盖红缨并有一颗顶珠,顶珠下有一只约长两寸的玉质或珐琅质的翎管用以安插尾部的翎羽。
明清官服之间的历史渊源
刚开始明初的官服就是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之后经过洪武二十四年的修订增加了补子图案,定制后基本稳定。而明朝的这种补服和清朝的非常接近,从历史传承来看,满清的这一习俗正是从明朝借鉴过来的。
在明朝的补服中,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即御史官)獬廌。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獬豸,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这种补服品级与清朝一模一样,也有传闻称明朝灭亡之后清军入关,为了让百姓承认自己华夏正统的身份,清代皇室直接征用了明末的官服设计制作人员参与了清官服的设计,因此我们从清代官服身上可以看出它一方面继承了明代官服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游牧民族的一些服饰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古代,官服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
一、袍子的等级之分。皇帝和太子为龙袍,皇子为龙褂,官员为蟒袍,其中三品以上的文官袍上绣九蟒,四品以下的文官袍上绣八蟒,七品以下的文官袍上绣五蟒。
二、官帽的等级之分。顺治初年,为笼络人心,允许官员继续沿用明朝官服和明朝官帽,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将明朝官帽乌纱帽改为清朝的红缨帽。因此官员的等级便体现在顶戴上。先说颜色之分,一二品为红色,但一品是纯红,二品是杂红;三四品为蓝色,但三品是亮蓝,四品是暗蓝。再说所戴之物,一品戴珊瑚,二品戴起花珊瑚,三品戴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四品戴青金色或蓝色涅玻璃,五品戴水晶或白色明玻璃,六品戴砗磲或白色涅玻璃,七品戴素金顶,八品戴起花金顶,九品戴镂花金顶。 另外,有特殊荣誉者,皇上还会奖励“花翎”。
据悉,苏麻喇姑参与清朝衣冠饰样的制定,继承辽、金、元在内的历代衣冠服饰的传统,又充分保留和体现了满族的服装特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官服衣冠禽兽,只为能回家
清代的官服样式跟历史上其他朝代有很大差别,是以官服上的补子和头上的顶戴来区别官职的大小的,而补子上都是各种动物的图案,顶戴上又是动物的羽毛,所以被人称为“衣冠禽兽”。那么清朝的开创者为何要这样戏谑自己呢?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上一篇:怎样预防新生儿残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