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官服,朝服,清朝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为何如此设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清朝时期的官服研发者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其中的资料还是可以追查的。其实清朝的官服和明朝是分不开的。
在历史记载,清朝的官服是由明朝的罩甲而改编的 在大清没入关之前,其实满洲已经是半汉半满了,在满洲已经有很多的汉人和满人杂居。汉人对满人影响极大,汉人也就把明朝的罩甲带到了满洲,当时的女真匠人们借用了明朝的罩甲改编了属于自己的一副服装官服,所以随着满清入关,影响就变得越来越大,并且从满清初年到大清末年都在沿用,近乎使用了300年,在女真本身的服装基础上加上了明朝的罩甲加衣改编,就这样推行起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诚邀,如题。大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朝代,同时也是一个有少数名族建立的国度。由于其是北狄入主中原,所以各项政策与中国汉人传统都有些区别,比如清朝的官服就很特殊。据史料查证,清朝官员无论大小,一律头戴顶子,胸挂朝珠,很是奇特。那么问题来了,清朝官服到底是谁设计的,他又是为何如此设计呢?
其实清朝官服的设计与明朝有关,大家知道,满清是一个游牧民族,对于这些先进的中原制度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清初还是沿袭了很多大明的制度的,其实满清官服上也有大明官服的印记。
划重点,大清的官服灵感来自大明的罩甲
什么是罩甲呢?根据现在的留存文献中记载,所谓罩甲,其实罩甲便是明代时期的一种长款服饰,在出土的明代画卷和陶瓷杂俑像,你会发现其时的这种对襟罩甲和毡帽是一种常见装束,罩甲首要用于下级士卒和杂役穿着,由于前期的女真人很难接触到明朝士大夫阶层,但是却很容易接触到一般士卒,恰好这种基层士卒穿的罩甲很适宜。于是女真人学习了这种服饰加以演变,就成了后来的官服,不过不得不说,挺难看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笔者对周星驰先生的《九品芝麻官》印象深刻,里面出场的各个官员的服饰迥异,让人不免惊奇,那么官员的这些个官方服饰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官员的工作服饰学名叫做官服,说起官服,首先出现在笔者脑海中的非清朝官服莫属。形式多样且等级划分色彩浓厚,那不禁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好奇,清朝官服是谁设计的,它的设置目的又是什么?且听笔者一一分享。
清朝的官服设计来源于明朝,但有所创新和发展。清朝官服的最大特点就是蕴含了丰富的等级差异,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官职,清朝在官服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些努力也没有白费,在官服上可以轻松地区分出官员的等级,也十分清晰地显示出了“在其位谋其政”的特点。而区分官服类型的最大标志就是上面的图样,被称为“补子”,花样不同的“补子”代表了官员的品阶。
这里简单罗列一下清代官员的官员品秩,共分为九种,因此官服也分为九品。在朝廷中有文武两类官员,他们的服饰也不尽相同,基本上,文官的图案为飞禽,武官的图案为走兽。
飞禽走兽,连在一起似乎是个贬义词,但是在清朝,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单纯地泛指禽类与兽类两种类别。由这个小细节出发,可以看出,清朝官服通不同类别的动物来划分官员的等级次序,当然这些动物也是由高等到低等进行区分的。
清朝官服上的图案象征的吉祥意味十分的浓厚,或许这和统治者的心理有关,统治者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顺风顺水,这样在细节处着手实施,在心理上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暗示,有助于统治者积极心理的构筑。那请跟随笔者一同去看看那些图案吧。
这里讲述一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以及含义。文官的官服上面的图案是飞禽,飞禽在古代代表文学。一品官员的官服上面是仙鹤,取其“绵延益寿”的含义;二品官员则是锦鸡,不是有这样一个成语吗,叫做“前程似锦”。一品武官则为麒麟,这种在古代看做神兽的象征,从中不仅可以看到对于官员本身的祝福,也有对国运延祚的深深的祝福。由此可以看出,官服上镶嵌的不同的动物图案都是一种吉祥的含义。
这里提示一点,清朝官服的区分的标准就是官位。清朝的官员制度区分的非常细致,对比前朝,是在前朝的官制和部门划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但是还是依稀能够看到明朝的影子。
那么清朝为什么要进行官服的重新捯饬呢?原来这是由于清朝的军事体系空前地复杂,且岗位划分的十分细致,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和区分,就需要在官服上动脑子。这样从官服的划分可以清楚地知晓各部门的官员有谁,对于皇帝来说,具有较强的直观感觉。
因此,清朝官服的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在视觉方面进行是官员的等级区分。上朝的时候,皇上就能很清楚地辨认该官员的官职。
前文曾说清朝的官服前身是明朝官服,不过加以更改,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清朝官服。那饮水思源,我们需要来了解明朝官服的一些点滴。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名为“罩甲”的朝服。
“罩甲”这个新鲜名词在明朝刘若愚的《酌中志·内臣佩服纪略》中可窥见一斑,原文是这样记载的:“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带,皆戎服也。”
这段话描述的是明朝时期的一种长款外套或者说是褂子。这种罩甲其实就是根据当时人们的日常实际需求而设计的。
对比明朝和清朝的有关官员的一些画卷可以清晰地发现,明朝的罩甲与清朝的官服具有许多共同点。由此可以推测,清朝的官服思路来源其实就是明朝的罩甲。
之后,清朝统治者根据自己统治的实际要求,对明朝的罩甲进行了补充,并对官服进行了十分细致的划分。如此一来,对定尊卑、官位顺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由此助力于清朝的统治很有帮助。
上一篇:怎样预防新生儿残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