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子名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你认为有道理吗?
老子,不足,之道老子名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你认为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老子名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你认为有道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老子的哲学命题,指与“人道”相对`的“天道”的作用和功能。出自《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译文:
大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社会的法则却非如此,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
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这是老子以辩证思维方式总结出的一条自然规律。简单扼要地提出了能量守恒规律,总是从能量高的地方,流向能量低的地方,正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纵观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打败国民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顺天道,得民意。做到了“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打土豪,分田地,是为广大的劳苦民众谋幸福。国民党正好相反,它们代表少数的官僚、资本家、地主等利益。其做法“损不足,而补有余”,他们的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正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在看当今世界,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使世界各国,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做法正是“损不足,而补有余”。逆天而行,其下场可想而知。
反观中国,积极推行“一带一路”政策,让世界各国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正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中国的做法顺应天道,合民意。中国一定会繁荣富强。正是:“人间正道是沧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短短一段话,却集中体现了老子的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
这段话是老子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们可以来看看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然后再来理解这句话。
首先,老子应该是对大自然有着细致入微的深刻的观察。老子发现,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都是按照某种规律而不假人为的运行的。比如水满则溢,月圆则亏,高山太高必然崩塌,而洼地则随之被填平。天气太旱,则必有甘霖。所以,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
但是人类社会却与之完全相反。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社会混乱,民不聊生。老百姓被贵族严重剥削,越是穷的就越来越穷,而越是富有的就越来越富有。这个和马太福音中所说的一样,财富总是向最有财富和权势的人手中集中。这是人类社会阶级不平等不平衡,所以老子看到了这样的不平等现象,这种现象与自然界的平衡法则完全是格格不入的。
第三,关于人生。人应该如何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问题。老子同样是用自然界的一切来启发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老子发现,凡是柔软的东西,都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但却可以摧毁天下的一切,也可以包容天下的一切。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老子还发现,柔软的柳枝,正是它生命最蓬勃的生活,而死掉的树枝,很僵硬,但是它已经处于一个死亡的状态了。所以老子认为,人生应该柔软,应该知其雄守其雌,应该要以退为进,这样才能获得有生机活力的人生。
这是老子从大自然中获得的启示。
下面,我们来看这段话: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这里面反映了老子的以下几种思想。
第一,天之道在于自然而然。道是天存在的依据和运行的规律所在,他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而然的。而天地的规律,是平衡的,是平等。一切事物都在道的支配之下,他们平等地在道的推动下运行。
第二,但是人类社会很可悲。它一点也不公平,不平等,存在大量的阶级压迫的现象,人与人之间是完全不平等的。其实这也反映了老子的朴素的平等意识,代表了老子的一种美好的理想——人人平等,没有压迫。这与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的诉求是一样的。
第三,从自然哲学道政治哲学,最终道人生哲学。老子一方面认为,圣人管理国家和社会,要无为而治,而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遵循大道自然的原则,走一条清心寡欲清静自然的道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损,即减
损,就好像拉弓射箭一样,位置高了就
压低一点,力过猛了就减损一点,力不
足的时候就补足一点。
“人之道则不然一一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人之道就绝然不同了,损减不足以供
奉富贵者。谁能将富足有余而用来供
奉天下?只有有道者才能这样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