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为何说“匹夫之志”重于“三军之帅”?
孔子,屈原,匹夫孔子为何说“匹夫之志”重于“三军之帅”?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为何说“匹夫之志”重于“三军之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语·子罕》中有这样一则: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将“匹夫之志”与“三军之帅”相比,反映出孔子对“志”的高度重视。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齐景公曾问孔子:“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孔子回答的第一点就是“其志大”。孔子所说的“志”有何含义,他为何如此看重“志”?
《论语·公冶长》中有一段孔子和弟子谈论“志”的对话: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直率慷慨,愿和朋友分享自己之物,此为“义者之志”;颜回追求崇高的道德修养,希望自己能对社会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此为“谦者之志”。子路和颜回都有高尚的品德,然而二者之志都属个人层面,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仅应仁义谦逊,还要胸怀广阔、泛爱无私,将目光落在对社会大众的关怀上。因此,当谈及自己的志向时,孔子说,希望老年人能得到安乐,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年幼的人能得到关怀,这是“仁者之志”。
志者,心之所之。《论语》记载,孔子曾多次论述过“志”,常将其与“仁”“道”“学”等联系起来。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认为要想使人向善去恶,最好的办法便是引导人们“志于仁”。唯有确立和坚守这种信仰,才能坚定意志、积善成德,成为品行高洁的君子。
在儒家思想中,个人修养的核心,便是求仁和修德。“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危与命、得与义、道与食、道与贫,乃至生与死是君子时常遭遇的两难冲突,此时需要凭“志”来作出符合道义的选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须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即使在身心劳顿和危难困厄情势下也不改其志。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是孔子教导世人为人为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人首先要立志修己,待道行、徳彰、仁成之后,方可游于艺。
什么是“志于道”呢?孔子曾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加强个人内心品德修养的修己之道,到把个人价值定位在对他人、对整个社会的安人之道,到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即是把“志”指向“道”。“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在孔子看来,有远大志向的人,绝不会以恶衣恶食为耻。有志于道的人,一定会以身外之物为轻,以修身崇德、泛爱天下为重,如此才能在道业上有所成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十五岁便立志于学,以此作为修身的起点。他将“志于学”具体解释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获取知识当成人生最大乐事。立志之后他便一世好学,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能如此自信的原因,就是他无时无刻不在读书、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然,孔子立志于学,不是为独善其身,而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因此他在“学而不厌”之后,还要“诲人不倦”,这便是孔子“志于学”的实践。
在孔子看来,“匹夫之志”重于“三军之帅”,是因为求仁修德的源泉和动力在于理想志向的高远,即在心中对“仁”“道”“学”的笃定追求,对德与义的坚守及对情感、欲望和利益的控制。对于一个人来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全集》),“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陆九渊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许多人认为,这里的“夺”就是“被夺走”,王力《古代汉语》的注释就是:“三军人数虽多,如果军心不齐,它的主将也会被人夺走。”主将能被人夺走,志向也能被人夺走,这都不好理解,是说不通的。
其实,这里的“夺”并不是夺走,而是“改变”的意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三军中最重要的统帅是可以换人的,但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以改变。
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告诉学生,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同样的话还有人说过,那就是军事家孙子,《孙子·军争》中说:“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气是不可能被夺走的,心也是不可以夺走的。
《吕氏春秋·诚廉》:“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5]意思是石头的坚硬怎能“夺走”?丹砂的颜色怎能夺走?这两个“夺”,全是“改变”的意思。
晋李密《陈情表》:“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意思是说舅舅改变了母亲不再嫁之志。
《论语·泰伯第八》:“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临大节而不可夺”,就是临大节而不可变。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的“夺”,也有人解释成“夺走”、“抢夺”。但是,一个堂堂的大夫,直接就从“与之同列”、“王甚任之”的左徒屈原手中抢夺楚怀王指令写的“宪令”草稿,显然是不符合其身份地位的;不要说国家重臣,即使是两个小吏,也不会直接动手明抢。屈原草拟的是“宪令”——国家基本法,这种东西也抢得的吗?草稿未定不是金币,谁抢到手就是谁的;而且即使真的把草稿抢走了,又能怎样呢?
联系屈原写的宪令尚是“草稿未定”,还没有确定下来,应该是上官大夫想要趁稿子未定时更改一些对自己不利的条文。“屈平不与”,是屈原没有同意。屈原不同意更改宪令,上官大夫也没有办法,就背后到楚王那说屈原的坏话。
上一篇:养殖龙虾什么时间改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