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罪犯被判流放,来回几千里路,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衙役,犯人,罪犯古代罪犯被判流放,来回几千里路,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也有极少数有钱有势的,这类人大多是政治犯。政治犯流放大多有一个前提,就是抄家。
您想想,家被抄了,哪来的钱孝敬您?
押解是一站一站的,两三千里至少有十几站,要多少钱孝敬不同的差役?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
古代押解人,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全靠一双腿走,一两百里地,犯人带着枷,要走好几天的。
路上几十里地不见人烟也是常事,遇到强盗土匪或者毒蛇猛兽也不是不可能,押解并不是什么美差。
清朝流放犯人:
古代衙役平时都有办法弄点外快的。什么跑腿费,消息费,茶水钱,车马费,只要你想打官司,或者经营特殊行业,衙役们就能在你身上榨点外块,他们何苦冒着危险去抢押解这个活。
反正我要是古代衙役,我是不会去抢的。
不知道您抢不抢这活,欢迎评论区讨论。
参考资料: 《虞初新志》
作者:歪眼小史工作室 冯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原因主要有三个:
1.在古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相比之下,衙役押送犯人这个工作还算是比较自由的职业,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级,衙役是在十八级之外的未入流行列里,地位非常低,而且薪水全靠衙门里的掌事人发放,在衙门供职期间,衙役们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要早起点卯,还要长时间站立陪同审案或是出警捕捉犯人,很少有休息时间,相比之下,外出押送犯人虽然看起来很辛苦,但是押运过程中无人监管,想要偷懒一下也没事,途中大小事宜皆有自己做主,自然就比在公堂衙门里自在一些。
2.相比起正常工作,押运犯人更有机会得到贿赂能挣些外快,由于衙役地位很低,每个月得到的薪水报酬也很少,如果他们有机会外出押送犯人,犯人家属为了家人能够在途中少受些罪,或被有意刁难,往往都会给衙役们送一些银两保平安,押运一次所得的外快有时候能抵得上他们一年的工资。
3.这项工作做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因为被判流放的犯人往往都是朝廷官员或大户人家,他们都有比较殷实的家底,加上身体娇贵不能受苦,所以家属们往往会偷偷安排马车供他们使用,这样一来,衙役在押送过程中也可以乘坐马车不用太辛苦,到了目的地后还可以乘坐马车返回,在路途中也有人帮他们把食宿都打点好,和在衙门公堂里上班相比,押送犯人其实更轻松自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来回几千里,按理说押送可是一个苦差事,路途遥远,风餐露宿不说,路上说不定还会碰上个把劫道的,连性命都难以保障,可为什么衙役们还争着去押送呢?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说到发配,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发配制度
在古代,一些触犯法律的人,都会受到各种处罚,譬如斩刑,亦或者打大板子等等,但是还有一种是非常常见的,电视剧里也经常看到过这样的情节:“宣判某某人犯,发配流放三千里”,也就是说发配其实只是仅次于斩刑的一种刑罚,身上带着重枷,由两名捕快带着,发配到边疆苦寒之地为奴为婢,要知道发配过去,想活着回来是比较难得,那边边疆苦寒,受人欺压,每天干着繁重的体力活,活着回来很难。
二,既然发配三千里,路途遥远,按理说是个苦差,路上风餐露宿,押送全靠着两条腿,吃力不讨好,可是是为什么衙役还要抢着押送呢?
原因之一:在官府里衙役们属于是最底层的员工,每天正常上班,还得巡街抓捕案犯,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时不时还得听从上级老爷们的指派,最关键的一点,没有油水,靠着衙役那么一点微薄的俸禄,一年到头吃穿用度都紧紧巴巴。
原因之二:上面说了,在官老爷身边当差,并不是那么的舒服,而且俸禄也不多,可是,要是做押送案犯,那就不一样了,就跟当今社会的出差一样,俸禄照样拿,还有路途餐费,客栈补贴等等,最主要还有一点,外派的差事自由啊,不再受官老爷们的吆喝,指手画脚,说穿了,就是不受限制,自由,又有各种补贴,这种肥差谁不乐意呢?
原因之三:除了上面的餐饮,客栈补贴外快等等,还有一个额外收入就是案犯家属的红包,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三千里路途,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这段时间,押送衙役就是案犯直接领导,红包奉上了,路途之上,至少案犯还能相应得到些照顾,累了还能歇个脚,渴了还能给口热酒喝,要是什么红包不送,那案犯就苦了,背着这么重的枷锁,如果没有押送衙役的照顾,可能还没到发配地就死在路上,所以说,一般性的案犯家属,为了使案犯少吃一点苦,往往都会给衙役们奉上红包,这也是衙役们额外收入。
综上所述,衙役们跟在县官老爷身边,干着苦差,看着上头的脸色,拿着死工资,一点外快都没有,虽然押送外派三千里有风险,风餐露宿,但是想着有各种补贴,有着大把红包,这样的美差,衙役们自然抢着要干啊。
文:唯恋无名
图:来源网络
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了解更多有趣历史,喜欢我请关注唯恋无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发配犯人是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一个桥段。《水浒传》中最出名的就是刺配沧州道。《雍正王朝》最有名的就是送到宁古塔。还有我们中学时代经常学到的古诗词,下边的作者介绍中黄州,滁州,海南都是官员经常贬谪的地方。这些流放,发配和贬谪的地方都是经济实力不强或者开发不彻底的地方,或者是堤坝,河道等朝廷工事需要劳工,朝廷就把他们发配过去做事。但是很多人在路上就死去了,为什么呢,舟车劳顿再加上疾病,半路上找不到投宿和及时医治的地方。还有就是开发不彻底遍布原始森林,瘴气严重,湿热的气候难以适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