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罪犯被判流放,来回几千里路,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衙役,犯人,罪犯古代罪犯被判流放,来回几千里路,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发配就是将罪犯送到偏远的地区服劳役,一生不得离开。来回都要上千里路程,没有交通工具,全靠罪犯一路走过去,一般都要走好些年,犯人还要带枷锁,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不过罪犯都是自作自受,却要无辜的衙役们也要陪着他们受罪。一般一名罪犯要俩个衙役陪着,虽然没有枷锁,但是也要和罪犯们一样,徒步走到流放之地,还要承受路途的风沙之苦。许多人都觉得这是份苦差事,但是衙役们却争先恐后的争取,这是为何呢?
古代衙役们不仅要抓捕罪犯,还要做苦差事,但是工资却只有一点,如果当个押解犯人的差事油水就多了,所以他们都想做肥差。而押送犯人虽然路程艰苦,但是那些犯人家属为了犯人在路程中能够好些,会给衙役们一些钱财以求多加照顾犯人。能被发配到几千里地之外的犯人,一般都是有势力的人,甚至还有车马相送,还会打点一路行程。比在衙门中更有自由,还能有外快,因此衙役们都争取押送犯人的名额。
《水浒传》中林冲发配,他的仇家高太尉就给了押解差役很多银两,这是一趟很肥的差事,因此,差役们才不怕山高水长路险,争着得到这个差事。有时侯点很备,还会搭上小命,比如《水浒传》中,刺杀林冲的陆虞候,银子挣到了,却没机会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事很好解释,我们都看过施耐庵的《水浒传》,其中有一段林冲被高衙内陷害误入白虎堂,最后刺字发配到沧州,开封府尹是这么判决的:
不合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
首先,发配前是要挨棍打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仗刑,林冲有孙定的照顾才没有被打断筋骨。复杂押送林冲的衙役是董超、薛霸,这两人先拿到公文,确认林冲身份,然后让林冲和家里人交代完后事准备服刑,此时在临走时的一顿饭局中,出现这么个镜头:
张教头叫酒保安排案酒果子,管待两个公人。 酒至数杯,只见张教头将出银两,赍发他两个防送公人已了
林冲的老丈人好吃好喝的招待好两位公差,然后拿出金钱贿赂。最后林冲满含冤屈、深情款款的对老婆说:
今去沧州,生死不保,诚恐误了娘子青春,今已写下几字在此。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行招嫁,莫为林冲误了贤妻。
林冲为啥还没走就知道自己生死不保?
———这是众所周知的潜规则!
因为北宋年间,东京和沧州隔着几千里不说,已经到了宋辽边境,脑袋里我们先蹦跶出这几个词:荒凉、偏远、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战乱不断、总之不适合人类生存。
这也是林冲老丈人提前打点好官差的主要原因,林冲挨了仗刑法还要徒步走上两三千里路,如果遇到什么突发疾病、野兽侵袭、恶劣天气等,没有衙役的照顾,林冲极有可能还没走到沧州,就死在到沧州的路上。
我们再往下看,林冲的家事办完了,然后两位官差也得收拾行李,交代好一家老小。这时候陆虞侯约了个饭局请这两位衙役吃饭,饭局中只见陆虞侯:
酒至数杯,那人去袖子里取出十两金子,放在桌上,说到:“二位端公,各收五两,有些小事烦及。”
陆虞侯麻烦董超、薛霸的事就是要花钱买林冲的命,到时候再:
揭取林冲脸上金印回来做表证,陆谦再包办二位十两金子相谢
此时的林冲还被一直蒙在鼓里,从被陷害到发配自己的生命已经多次易手,但最关键的命运还是掌握在董超、薛霸这两个衙役手里,毕竟发配那么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董超和薛霸这两个衙役在林冲事件中是唯一的收益者,各种好处拿到手软,双方话事人是各种巴结,换做任何衙役恐怕也会抢着活干吧?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达我看到的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古代衙役们的职责,他们不去押送难道到街上找两个人去押送,难道他们负责行为也是过吗?简直不可理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78条/2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