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罪犯被判流放,来回几千里路,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衙役,犯人,罪犯古代罪犯被判流放,来回几千里路,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罪犯被判流放,来回几千里路,为何衙役们争着抢着去押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主要原因。
衙役送犯人,工作比较单纯。如果在县衙听差,他们不光要听长官呼来喝去的训令,有时甚至还要换打受罚。碰到出了人命案子,还要风里来雨里去。这是其一。
其二,衙役押送犯人,犯人家属一般会送钱送物给他们,以求他们一路上不要呵待犯人,而犯人如果身边有钱,为求得少受辛苦,也会主动出钱打点,购物孝敬衙役。看过《水浒传》的人都不会忘记,武松结识了孙二娘后,孙二娘便主动地送了不少银子给公差。
所以说公差很多人都抢着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需要纠正一下,押送罪犯的衙役并不是全程不变的,同一个衙役并不需来回奔波几千里的路程。
以清朝为例,比如押送罪犯从北京出发,那么到了河北地界,犯人就交由当地衙役押送了,双方只需办理一下交接手续即可,随后原先从北京出发的衙役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同样,在河北接到罪犯的衙役只需将罪犯押送至邻县,任务就算完成。以次类推,这样一来,罪犯不变,衙役总是在变,这就减少或避免了当差人的辛劳。
如果真的来回跑上好几千里的话,那么衙役和罪犯就没什么两样了,说不准死的比罪犯还要早。到时候就没有人争着抢着去了,而是惟恐避之不及!
既然许多衙役抢着去,肯定是有利可图了,先举个例子。
清朝皇亲贵胄们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冲龙沟”,也就是我的俗称的刷牙。
古人没有牙膏,而皇帝的龙嘴又精贵,所以就会用上好的茶叶泡水漱口。
通常茶叶泡上一遍就被丢弃,皇帝自不会吝啬这点东西,所以在一旁侍候的宫女就会将泡过的茶叶凉干收起来,或是日后自己饮用,或是捣腾到外面再卖个好价钱。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争着抢着侍候皇帝“冲龙沟”的现像了!
而衙役押送罪犯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般普通老百姓犯了重罪直接就砍头了,根本享受不到流放、发配的待遇。只有那些达官显贵,或是特殊身份的人犯了罪,才会体验到“皇恩浩荡”的机会。
汉朝前后,罪犯一般都流放到蜀地,比如吕不韦、嫪毐及其门客都被秦王赢政流放到了蜀地。宋朝前后,流放地多为岭南地区,比如岳飞被害后,妻儿老小全被发配于此。而到了清朝,犯人就会被流放到西藏或是令罪犯闻风丧胆的宁古塔,比如纪晓岚曾被流放西藏,但大多数会流放到宁古塔垦荒了。
其实,古代的流放比死刑还恐怖,因为去往的地方都苦寒的不毛之地,再加上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远离故土,心情惆怅,许多人还没到目的地就因病痛死去了。
即便如此,罪犯还都会希望能活着到达目的地,因为如果赶上皇帝大赦天下,那么他们就有了出头之日,再说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所以,他们就将希望寄托于衙役身上,希望路上得到照顾,或是少些虐待。因此,就少不了给他们点恩惠,而被流放者能花钱免灾,衙役又能得到时好处,彼此心照不宣,于是一条产业链形成。
所以,正是由于形成了衙役业内的潜规则,有衙役争着抢着去拔这层皮也就不足为奇了,毕竟这是一个创收的好机会。
感谢朋友们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和大家聊一聊衙役押送囚犯问题。
我国古代有一项特别的刑罚,这项刑罚虽然不会剥夺罪犯的性命,却是相当于现在的无期徒刑。它就是发配,就是将罪犯押送到边远地区服劳役,终生不得返回故乡。
我们想一想,走上好几千里路,在路上活不活得下来还另说呢,更何况还不是去旅游,到了地方,还要干极其沉重的劳役。由此看来发配也真不是什么好差事啊。
发配的地点通常都是边远地区,或者说哪里穷哪里危险,就把人往哪里扔,可谓绝地求生。宋朝时期的热门流放地有沧州,海南等等,明朝多为云贵地区,清朝则是东北宁古塔。
古代本身就缺乏交通工具,犯人更没有乘坐交通工具的权利,只能靠11路公交车,而且是风餐露宿,过的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晚上很多时候,找不到旅店住宿,就只能睡在野地里。还会经过很多未经开发的地区,有可能也会遇到自然灾害或者猛兽等等,途中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
犯人不仅自己受罪,还要连累衙役跟着受罪。押送犯人时,衙役虽然无需带枷,但是他们走的路,其实和犯人一样多。总不能让犯人在路上走,衙役骑着马在前面吧。
从上面的记述来看,这的确是一个苦差事。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押送犯人其实是一个肥差,很多衙役都会争着去做。这是怎么回事呢?
古代衙役的工作其实非常辛苦,什么脏活累活都得他们干,而且工资极其微薄,每个天只能赚几文钱,一年也就赚几两银子。辛辛苦苦干一年,有可能还入不敷出。
有钱能使鬼推磨。 对于衙役们来说押送犯人就是一笔暴利。
一是虽然衙役普遍薪水偏低,但是他们会有提成,提成最多的就是押解流放罪犯; 是押解流放罪犯也分两种,一种是短途,一种是长途,但不管是哪一种,钱都是远多于其他补助的。
二是为了使犯人路上过的舒一点,犯人的亲戚朋友也会额外给予押解的衙役一部分钱财。如果犯人家里比较有钱,那就更舒服了。一些有钱的人家为了让犯人少受罪,甚至会打点好一路的行程。出行有马车,到了城镇,住客栈,喝好酒,吃好菜,相当于一趟免费旅游。
从另一个方面,其实押送犯人虽然苦,但也不是每个犯人都能被押送到目的地。比如他的仇家呢,就会在路上埋伏,趁机把犯人干掉,或者甚至买通衙役把犯人干掉,就像水浒传里很多英雄好汉遭遇的那样。再比如,有的犯人身体不是很好,或者娇生惯养没吃过苦,那长途跋涉,就有可能吃不消,有可能在半路上就game over了,那衙役们的任务就自动结束了。所以,押送犯人看着时间长,其实很有弹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