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下一步,教师职称与教龄是否也能并行?
教师,职称,教龄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下一步,教师职称与教龄是否也能并行?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先看美国。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取决于下列因素:第一,学历。本科学历是对教师的最低要求,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工资水平会高一些。第二,教学年限。工龄越长,工资越高。第三,教学成果。教学越有成效,工资越高。第四,教授科目(含课外活动)越多,工资越高。第五,市场需求。私立学校会付更高的工资给某些科目紧缺的老师。
英国的中小学教师是需要评定职称的。他们的职称分为:主任教师、副主任 、高级教师、四级教师、三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一级教师。在英国,教师的职称是决定教师工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英国教师的工资是按照教师的职称来划分的。
英国还设立了教师证书等级制,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政府规定的学位和证书,一般来说,学位越高证书的等级也越高,教师证书的等级不同,起点工资和津贴的标准也不相同。另外,英国中小学还实行职务津贴制,津贴的多少按照教师的职称来确定,在较大的中小学里,约有40%的教师可享受到这种津贴。
德国没有中小学职称评定制度,但对教师的从业要求十分严格,在各种职业中,只有教师、医生、律师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教师正式任教后,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德国教师的工资待遇也很高,教师属于公务员编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公务员的一切待遇,并且教师资格受法律保护,一旦成为正式教师,不会被随意解雇,没有失业之忧。德国中小学教师共划分为16个级别,每一个级有不同的经验档,一般是没两年或者三年升一个档。德国教师属于公职,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都是透明可查的。

今年我两次去丹麦,曾就这个问题问了问丹麦的教育同行,得到一些信息。这里,我着重介绍我在北菲茵市斯莱特学校与校长的一段对话——
我问他:“丹麦有职称评定和评优选先之类的事吗?”
他开始没听懂,我给翻译详细解释了“职称评定”和“评优选先”的意思,翻译又给他翻译了,他终于明白了,回答说:“没有。”
我问:“教师之间的工资有差别吗?”
他说:“在丹麦,校长没有权利决定老师的工资是多少。教师的工资一般由基本工资和资历工资构成。每个老师所教的年级和科目如果相同,那工资都是一样的。12年中,老师的工资有三个晋升的阶梯,只要没有大的失误,只要到了那个时段,自然就晋升。只要没有大的问题,根据年限老师的工资自然增长,所以我没有压力。”
我有问:“丹麦的工资在社会上比起来,是属于那种档次?”
他回答:“属于中等吧,比医生、警察高。我们老师都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感觉社会地位不错。当然,我们是民主国家,媒体上什么声音都有,也常常批评我们公立学校的老师。这很正常。但总体上讲,我们还是很受尊重的。我们这个职业很有安全感,整个保障体系也很完整。”
我“很中国”地追问:“既然老师们的工资都一样,也没有额外的奖励,那怎么激励他们呢?”
他愣了一下,略微想了想,然后非常郑重地说:“我们的老师,作为一个公立学校的教育者,的确特别自豪。因为我们的工作,是把我们一代一代的孩子,塑造成适合民主社会的公民。到他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成长为丹麦的公民,这就是我和我们的老师——作为丹麦公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对我们教师最大最大的激励!因为培养公民,就是一个教育者最大的自豪!”
当时,听到他这么说,我真的热血沸腾,非常感动。也许有的中国人会想,他是校长,他在唱高调。但我和该校一位中年数学女教师聊天时,她也很自然地表达了同样的自豪感。
我问她:“您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她说:“温暖和爱。不要让孩子感觉老师对他失望,而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鼓励,这种充满温暖和爱的鼓励对孩子特别重要。”
当时正说这话的时候,刚好从我们身旁走过一个女孩子,看样子是中东来的学生。她就顺便举例说:“有的孩子从别地移民或者作为难民过来的,比如刚才走过来那个孩子是叙利亚女孩,到丹麦是两年半。当初的数学成绩和别人差距太大,但是这个孩子现在的数学已经跟别人一样了。为了这个女孩,我花了好多好多好多时间和精力,专门为了提高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我现在特别特别高兴的,就是她已经跟其他学生的数学一样好了。”
我就问:“您给这些学生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校给你有额外的报酬吗?”
她笑了:“没有。学生成绩提高之后脸上的微笑对我就是最大报酬。”她一边说,一边用双手比划着笑脸,“我看到孩子们刚进来的时候,成绩不好,没有自信心,可是离开我的时候,成绩提高了,我很欣慰。学生离开我以后,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面对社会挑战时充满自信,作为一个公民,他们能够面对国家和社会尽自己的能力,然后一代一代的学生回来看我,有的学生还带着他们的孩子。他们脸上充满微笑,这就是对我的最大的奖赏。我希望在我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微笑。”
帮我翻译的丽萨女士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翻译。
我禁不住对这位数学老师说:“您很伟大!”
她说:“谢谢!我是一个用心做教师的人。”
我想到了我今年退休前,应学生请求给他们上的“最后一课”,来听我这“最后一课”的,也是“一代一代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孩子和已经年迈的父母……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我也是。”
其实,无论时代和国家有什么不同,教育的爱都是共同的。
只是,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用制度来珍惜和保护老师们对学生的爱心。
因此,我明确反对取消中小学职称制度,因为职称也是教师们价值和尊严的标志。但我也认为目前的职称制定应该改革。参考一些国家的做法和这次参加调查的许多老师的意见,我有以下改革建议:
第一,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职称评定只是最后的结果,而不同等级职称的产生过程,就涉及到科学、公正和权威的考核与评价。许多老师反对职称,甚至提出取消,其实他们反对并不一定是职称本身,而是评审的不科学、不公正和缺乏权威性。所以,我们要在改革和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上下功夫。实际上, 我们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成功改革与创新了,比如——
1.多维评价:卢志文先生所在的翔宇教育集团探索的“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行佩服、领导称心、自我认同”的“五维评价”,将单一的评价变为多元评价,防止了简单化,相对比较科学和公正,值得肯定。
2.模糊评价:有时候追求“精确”,可能结果恰恰失真;相反有时候“模糊”一些,可能更接近真实。这方面,李希贵所在的十一学校做得比较成功。李希贵校长说:“我们必须寻找综合的、多维的、互动的评价方式,而具体实施方式就是人事制度构架中的以双向选择为特点的聘任制度。”他们放弃了繁琐的、“精确”的考核,不搞所谓“精细化管理”,而直接用聘任取代考核。当然,这里“聘任”不是简单的“校长说了算”,而是有着很科学很成熟也很有操作性的一个系统。只要到了新学年,各部门都争相聘你,那就说明大家对你的评价很高;相反,如果没人聘你,你就已经得到了最差的评价。李希贵校长直截了当地说:“让聘任制度成为评价制度。”
上一篇:大家都在讨论“沈大师”以后适合什么工作,假如注册个流浪公司他当总经理,你看咋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