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何为“上善”?
万物,道德经,上善若水《道德经》中,“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何为“上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善:在这里不是人伦道德人性良善的善,也不是善于的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是“至性至善,大道天成”的善,至性是合一的真,至善是本我的表达,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总之,合于道为善。上善是接近于道,还不是道。上善就是上等的合于道。
上等的合于道的状态,就象水一样。老子借助对水的描述,让人们更好理解“道”。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上善象水的样子,那么,水是什么样的呢?水为什么得到老子上善的评价?
水利万物,几乎所有解读都解释为“水滋润万物生长”。如果是“水利生物”,可以这么说,但是原文是“水利万物”,水能滋润一块金属生长吗?恐怕塑料,家具,玻璃,布料,肉类,陶瓷,都不需要吧。万物是个整体概念,有形质的可见的物质。
好吧,如果把万物理解为生物,也不是所有的水都能滋润生物生长,海水开水不能滋润植物生长,毒水也不能滋润动物生长。
利:实体占据。道德经中的利,有利器,利益等意思,只有两处不一般。有之以为利的利,是实体占据的意思,有了这个实体才会有相对的无。在本章也是同样的意思,是使之实体占据,利万物的利是让自身以外的事物比自己居于更优势的位置存在。
水的善,也就是水接近于道的表现,是让万物都处于比自己有利的位置,让万物更优势地存在,而不去争夺被万物占据的这个空间。在常态下任何水都是以柔弱无争的姿态出现的,用什么形状的容器去盛水,水就是什么样子。往水里放一块石头,水就让开空间让它进入,水不去与石头争夺空间,而是绕着走。反之,万物却不能这样,例如一块石头不能轻松地进入一块木头。
水总是顺其自然,不与万物争,也不挑选流向。众人所恶的低下脏污之地,水照样流入。正是由于水这种不争的特质,所以老子说水接近于道的状态。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就是这个道理。
前一句讲上善的状态象水,在本句里讲水之善的表现是“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因为不争所以居众人之所恶,这是水接近于道的原因。其他人都在争,你不争,你就会处于所有人都不想去的位置。
水凭借不争而居下的表现,非常接近于道。
道的根本体现是常人不可见的高维度能量态,可见,水的表现是非常接近于这种能量态的,这种无边界无形质的能量态的细微就是“妙”。而无中生有的物质的前提就是有“徼”(边界)。有边界就会有分别和相对性,这是离道的。而圣王合道,就应该追求无分别的状态。
老子总是根据自然现象或常识推导出天道规律,进而建议君王遵循天道。
道生万物,但不与万物争。水不与万物争,所以几于道。同理,王效仿道,王御万民,王不与万民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好呀!澈见鱼虾,浊不见底,高处不骄,谷处不馁。象宇宙豪迈无疆,柔如镜,涌澎湃。即可无限放大,又可有限缩小。上善无私。受益于万物不惜。厚德无底限,德品高尚者,是无坚可催者。厚重无可估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