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文人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书法家一定是文人”这句话?
文人,书法家,书法如何理解“文人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书法家一定是文人”这句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与文化密不可分。书法所表现的主体是文字。文字是文化的载体。虽然如此紧密的连为一体,却不能划等号。文是心,书法是艺。
书法是艺能。古代的艺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凝炼的物象。在古代要成为书法家,没有传统的文化作基石,字写的再好也不为人重。
隋唐时期的经生,他们就是职业抄经手。论书写的技能,他们不比任何大书法家的技能差。敦煌写经便能证明。谁知道庞大的敦煌写经,他们的书者叫什么名字?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书法家之称就无从谈起。职业写字的人,在古代称为字匠。实际就和现在的从事专业书法经营的人差不多。抄抄写写,以此赚钱,在以前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
现在对书法家的要求标准降低了许多。主要在文化内涵方面,个人的文化素养基本忽略掉。有的书法家,不论到哪里,提起笔来便是“两个黄鹂鸣一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生写此三千遍都不厌倦。咱也佩服他的韧劲。“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天道酬勤”,现在学书法的人不写这几个字,就不是书法家似的。满大街全是一样的内容,难道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么几个字才能代表我们的文化精髓?写这几个字才能体现出文人气息?窃以为,这才是没文化的表现。德不配位,殆已。庶人小民,有庶人小民之德。超出了自己的范围,不但无益,反而害身。庖厨不逾樽爼,各司其职,各守其规。守住自己的本份,是庶人小民之德。
现在的书法家一定是文人?能当此者,能凑足两位数,就算不错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画。都是收藏欣赏品。现代人来说,书画不分家!个人观点,觉得画得好的,往往字写得好。字写得好,画不一定画得好。灵巧的手脑合作,才是最高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家肯定应该是文人。
毋庸置疑,由于创作的主体是人,那么人的文化素养,必然会影响你作品的审美格调,以及笔下流淌的笔墨线条。
从古自今,即是书家又是文人者,不胜枚举。蔡邕、王羲之、苏黄米蔡、赵孟頫、祝枝山、董其昌等等,他们的综合素养都很高,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艺术理论等样样精通。
中国书法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如果学养不够,必然会导致你艺术创作的先天不足,创新乏力。当下展赛频频,诱惑很多。普遍存在着“三浮”现象,即浮躁、浮夸、浮浅。我们应远离喧嚣和“三浮”,静下心来,耐住寂寞,沉入水底,浸淫传统。不得技法,不学理论,免谈创新。对此,郑板桥的论述很精彩:“精神专一,奋斗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时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书法是一种文化,需要学识,不是纯技法的。如果仅限于技巧,充其量是个匠人。所以,必须注重综合素养的提高。比如文学、史学、美学、文字学、音乐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借鉴与吸收。黄庭坚教育其孩子时说:“士大夫不时时以古今浇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三国魏钟繇说道:“笔迹者界也,留美者人也......。”正因为作品是由人创作的,创作的主体是人,那么人的学识、修养、品行等诸多因素必将影响其笔下流动的线条以及作品的格调。
(下图是我的拙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怀素是个和尚,哪个文人敢说他书法超过怀素?张芝草书天下敬仰,也没见他写出什么文字。
别把文人说得那么牛逼,按这个逻辑下去,画家也必须是文人,政治家也必须文人,企业家也必须文人,摄影家必须文人,凡与艺术沾点边的都文人,文人岂不一统天下?
如果,识几个字的就叫文人的话,这个逻辑没问题。
否则,文人就不要给自己贴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文人可能大多都是书法家,但书法家大多不一定都是文人。这样分析才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假如给你一次重生,你是想靠不懈努力获得幸福,还是想不劳而获就过上那些奢侈的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