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文人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书法家一定是文人”这句话?
文人,书法家,书法如何理解“文人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书法家一定是文人”这句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文人的书卷气要从书中获得,通过“诗词歌赋文”的长期熏陶,“书卷气”便会渐渐地养成,洋溢于日常的谈吐、行为、作品之中。
那么,文人的人格气质有哪些类型?在这里,我化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慷慨英雄型、游戏反叛型、安然自立型。”这三种文化人格,可囊括书法的三大格调,慷慨英雄型代表粗犷豪放、游戏反叛型代表欹侧奇崛、安然自立型代表淳淡端庄。
这也是“字如其人”的道理。如果光写字,不读书,写出来的字有形无神,状如算子,就称不上书法家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句话是针对古代而言的。在古代,能够受到教育的人是极度少的,因此能受教育的人都会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专心学习,熟读书籍。书读得多了,吸收到知识,自然就会形成自己独立的三观,变成有文化的人。并不是所有人既读书,又专心练习写字,所以“文人不一定是书法家”。我们都知道要想写得一手好字,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做到,更别说成为书法家了。在古代这么贫苦的时代,人们首先面对的是解决温饱的问题,没有知识文化和经济基础的人是不可能想到要花那么长的时间、那么多的精力去练习书法的。能成为书法家,其中的艰辛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也只有文人墨客才有毅力为了梦想而坚持去做。因此,我觉得“书法家一定是文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墨干古 文人不一定是书法家,而书法家一定是文人?回答:文人不写书法的,是有的,可他们也一定在不同程度上练过字,没有成为书法家,是因为他们没有创作书法的形势。只是在进行他们的文学创作上。为什么是书法家一定是文人。能称为书法家的。他们也一定博学,因为写出来的字就能让人感到一个书法家的文化底蕴。因为他们字会体现出内在的文化素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香港的歌星唱国语歌曲唱得很溜,但他们却不会说普通话,凡事不会绝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很长时期里,这个说法是没问题的!
书法作品里,如果没有文化内涵,只能说是一幅失败作品。晋唐以来,著名的书法家都是饱读诗书,文笔优美。
造成“书法家都是文人”这种状况有其历史原因。我们的毛笔使用直到近现代才退出主要使用范围。之前都是学习、公文、写作等各个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一个文人会写字是最基本的要求。而文人中善于运用毛笔工具书写胸意,将个人情感、情绪溶于笔墨,从而成为书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文徵明都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不但擅书,更有文化闪烁传世,兰亭序不仅仅是天下第一行书,更是妙美文,苏轼更是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毛笔逐步退出学习、办公、写作的基本实用工具之列,变成了单纯的艺术工具,“技法表现”在书法作品中的比重完全碾压书法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书法家”也就不一定是一个文人了,当然也不排除部分书家注重自身修养,不断加强自身文化的积淀,还是有一些书法家可以称得上文人。但现在什么“名人书法”“人体书法”频出,吼书、射书、小鸡啄米式书写横行,所谓的这类书法家就难以称得上文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家也并不是最好的,不信你可以放眼当前,一种文化在于继承!是责任而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假如给你一次重生,你是想靠不懈努力获得幸福,还是想不劳而获就过上那些奢侈的生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