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静下心来学习?
自己的,心来,目标如何静下心来学习?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四、学习要形成比较固定的习惯,比如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内容,等等,都要相对稳定,这样更容易形成较好的心理定式,学习的时候能更快进入状态。
第五、如果你的性格就比较浮躁的话,可以有意识地让自己变成沉静一些,如读书、练字、下棋等活动,都能陶冶人的性格,使人变得更安静、专注,这样也有助于学习的时候能静下心来。有时候,如果觉得静不下心来,还可以在学习之前练一练书法,特别的楷书,在一笔一划缓慢而认真的书写中,心也会慢慢变得安静下来,这时候再来学习,也更容易静下心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静下心来学习?
学习本是一种修行,“非宁静无以致远”,若心有旁婺,恐难以成事!
我认为要实现以上目标,可能有以下做法:
第一,目标清晰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心中树立了远大目标,再将此目标量化成众多小目标,即使贪玩一点,核心还是抓住了,这就有利于此目标的逐渐实现。
第二,砍掉影响目标实现的不利因素。这其中最大的不利因素,可能要数对学生手机的控制。学生自制能力差,一旦放纵沉迷于手机和手机游戏当中,就好比吸食了鸦片,要戒掉谈何容易。当然,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很多,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对症下药,用爱心和耐心处理效果可能会更好。
第三,设低门槛,让学生逐渐取得成就感。细心观察学生情况,设定实际小目标,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逐渐树立自信心,不断逐渐进步。
第四,家长和学校配合很重要,如果二者缺一,都会造成对学生管理的空缺,致使一方努力大打折扣。
以上是一点不成熟的看法,望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又是件很有趣的事。为什么说即是苦差事,又是很有趣的事,这就看学习的人怎么对待。就拿读书来说,喜欢读书的人工作生活再紧张,只要抽空就会读书,读书就成了放松心情和缓解压力的方式,不仅如此,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不解,在读书的过程中,猛然发现解题方法或答案。长此以往,读书就成为了一个习惯,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强调的是,“我要读书”和“我得读书”,“我要学习”和“我得学习”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前者是主动的,是乐趣,后者是被动的,是苦差事。我想“怎样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属于后者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断掉所有的欲望和不舍,学学古代项羽的破釜沉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读书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静心读书它需要一种自律的精神。
其实人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动物。
有人认为静心读书要在大脑愉悦、快乐的心情效果会好些,收获也能最大化。这个方法是最佳方案,若能做到固然为好。
然而在悠闲想要去看书时,就会出现各种理由来干扰内心。此时,就是段练人的自律能力。
自律关键是在自己愿不愿意做时,要给自己施加点压力,设定个小目标,来逼迫自己完成。
有位友人说她静心读书的秘诀就是在规定的时间点强迫自己阅读。刚开始时坐不住,静不了心。后来她强迫自己在固定的时间读书,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否则这段时间是绝对不允许打扰的。
这段时间里如果觉得烦扰,或精神疲倦,不想看书,那也得去坐那看书,直到坐够设定的时间点为止。她讲这也算是磨炼一下耐心吧。
经过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由于给自己设定时间阅读,与其坐那心猿意马,不如别理其他事了,放松心态,静心读书充实自己。
到现在为止,这位友人还在坚持读书,并加以写作了,而且还投稿发表文章。
她说凡事多强迫下自己,把强迫的过程逐渐变为轻松,也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站长认为:重点是要学会自我调整,家长一定要明白过刚易折的道理,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
学习静不下心来,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为学习强度大,但学习效果却并不明显,同时家长又不能理解,反而采取责怪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压力山大,烦躁不安。因此第一要学会休息。劳逸结合,才能实现高效学习。
第二,改变学习时间。每个人的身体适应是不一样的,你是适应早起还是晚睡,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你一次性能够学习多长时间,也要自己心里有数,不要看到别人还在学习,就一味地延续下去,该休息就休息。
上一篇:年轻时创业失败过的人怎样都鼓不起勇气再创业了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