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遇到工伤的相关问题该如何解决?
工伤,伤残,职工遇到工伤的相关问题该如何解决?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造成死亡的赔偿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 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非法用工单位 伤亡人员 一次性赔偿办法: 第一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的授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 前款所列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
第三条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第四条 职工或童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确定,并全部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第五条 一次性赔偿金按照以下标准支付: 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 前款所称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第六条 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并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丧葬补助等其他赔偿金。
第七条 单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赔偿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经查证属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责令该单位限期改正。
第八条 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同时废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在实践中,一些工伤事故发生后,用人单位和工伤劳动者及其近亲属在法定期限未及时申报工伤造成工伤不能确认,或者申报工伤后未被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认定,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不能对工伤做出认定,也无权委托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因此,不能适用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予以处理,可以按照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予以处理。
2.在工作中,劳动者发生身体不适,且有医院开具的医疗证明材料可以休病假,可以申请相应的医疗期。(申请病假要写明自己的病因和治疗时间)
我国劳动法规定 :
(1)工龄10年以下,在单位工作5年以下的病假时间为3个月,在单位工作5年以上的,病假时间6个月;
(2)工龄10年以上的,在单位工作5年以下的病假时间为6个月;在单位工作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的,病假时间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病假时间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病假时间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病假时间为24个月。
3.如果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即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或者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但是公司有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但公司的调岗应具有合理性。
一般调整工作岗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降职降薪调整岗位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就不合法。这属于重大劳动合同的变更。变更劳动合同主要条款须签订变更合同,明确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薪酬、工作地点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问题是:遇到工伤的相关问题如何解决?
答案是:
职工只要是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就可以申请工伤认定,与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没有必然联系。
只是,用人未参加工伤保险,社会保险机构当然不会负责工伤费用,而由用人单位负责支付工伤费用。
“世上没有救世主”,自己必须勇敢的站出来,拿起法律的武器,坚决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受到伤害,也同样是属于工伤,也应该同样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认定工伤,享受《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应有的福利待遇。
但是,可能有一定的难度,时间要漫长一些,要麻烦一些!
二、工伤事故发生后,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
(一)用人单位必须在30日内报送人力资源和社社会保障部门;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60日内做出认定与否结论;
(三)并于医疗终结提出申请60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符合条件确定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认定及处理必须由用人单位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用人单位不予办理,超过时限,责任在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不予办理,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职工或家属可以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自己提出工伤认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一篇:很多人都知道传销是害人的,那为什么传销还能生存下去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