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脑梗为什么容易二次复发,生活中应该怎么预防?
脑梗死,血管,患者脑梗为什么容易二次复发,生活中应该怎么预防?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坚持干预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为了避免发生脑梗死,只要发现危险因素,都应该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
比如发现血压升高的,应该及时地进行降压治疗。65岁以下的患者,在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下,最好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65~79岁的患者,血压最好可以控制在140/90mmHg以下。80岁以上的患者,血压可以控制在150/90mmHg。
比如发现血糖升高的,要进行降糖治疗。在我国,脑梗死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45.8%。糖尿病的控制目标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年轻人、糖尿病病程短的,可以进一步降低到6.5%。
颈动脉是供应大脑血液的动脉,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需要及时的治疗。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在50%-99%,2~3年内脑梗死发生率1%~3.4%,10年内脑梗死发生率9.3%;15年内脑梗死发生率16.6%。发现颈动脉斑块,可以服用一段时间的他汀类药物(比如半年),如果斑块比较小,有一部分患者斑块是可以消失的。
有些高血压患者,会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这样的高血压可以叫做“H型高血压”。有研究发现,我国高血压患者中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比例高达75%。这个同型半胱氨酸氨酸很坏,容易导致脑梗死。有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升高5umol/L,脑卒中的风险升高59%;高同型半胱氨酸降低3umol/L,脑卒中的风险降低24%。有研究认为,我国脑梗死的发病率远远超过心肌梗死。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人太多。脑梗死患者,如果发现有同型半胱氨酸的升高,可以服用叶酸片进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
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脑梗死最基础的手段,虽然看似容易做到,其实要坚持做好很难。
1、戒烟、限制饮酒
吸烟的脑梗死患者需要戒烟。吸烟不仅会促进斑块的产生,而且会导致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斑块一破裂,脑梗就形成了。
之前遇到过一个脑梗患者,当时劝他不要吸烟了,不然,可能再次发作脑梗。患者不以为然,结果当然是不久之后再次因脑梗住院了。再次劝他吸烟,这下老老实实地去戒掉了。
其实喝酒对健康是不利的,不管喝多喝少。当然,和脑梗死有关的,主要是大量饮酒或者过量饮酒,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脑梗死患者最好把酒戒掉
2、低盐饮食
盐吃太多主要是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是脑梗死危险因素。有些人不相信,盐吃多了血压会升高。今天门诊就碰到这样的一个高血压患者,平时控制得挺好的,朋友聚会,出去吃了火锅之后,血压控制不住了,今天来调整血压。
脑梗死患者要吃得清淡一些。尤其像咸菜、腌制品、火腿这些高盐的加工食品尽量少吃。
3、低脂低糖饮食
肥胖、糖尿病的患者更加要注意低脂低糖饮食。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富含纤维素的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减少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摄入。
4、适当的锻炼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有研究表明,与缺乏运动的人相比,体力活动可以降低脑梗死死亡风险27%。
5、规律的作息
作息不规律或者熬夜,主要是影响血压,导致血压的不稳定。高血压是导致脑梗死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休息,比如每天晚上11点睡觉。不能今天10点睡觉,明天1点睡觉,这样容易打乱体内的生物钟,对血压控制不利。
6、情绪的管理
脑梗之后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有的甚至出现抑郁症。特别是有些40多岁就脑梗的患者,正是家里的顶梁柱。脑梗急性期,手脚活动不方便,想到以后残疾了,家里人怎么办?
虽然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这个时候,很多男人都是会哭的。这个时候,家里人就要好好地安慰,给予支持和鼓励。
早期识别脑梗死?
如果做到以上三个坚持,还是再次发生了脑梗死,那可能就是天意吧。这个时候,早期的识别脑梗死,及时的治疗,是减少伤害最主要的措施。
快速识别脑梗死有一个FAST原则:
F,是英文face(脸)的首字母,指的是有没有面瘫、口角歪斜
A,指的是arm(手臂),是否存在肢体无力。
S,speech(说话),言语不清,无法讲话,都是脑梗死的表现
T,赶紧拨打120
总结:
脑梗死具有高发病、高死亡、高残疾、高复发这样的特点,如何更好地防止脑梗死再次的发作。做好以上三个坚持很重要,如果还是不可避免的脑梗了,依据“FAST”原则,及时地识别,尽快去医院治疗,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脑梗带来的伤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目前来说脑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之前我在急诊科的时候,几乎可以说每天都有这类病人。得了脑梗死不仅仅患者有生命危险,而且即便能够抢救过来,大多数人也是会遗留后遗症的,比如不能言语、无法走路、口角歪斜等。
要知道如果一个人不能说话、也无法走路的话,那就需要专门有个人照顾。照顾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是很难的一件事,需要经常翻身、拍背,经常躺在床上就意味着活动量减少,这样的话就容易出现栓塞性疾病。很多人在得了一次脑梗死以后,再次出现脑梗死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的多。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今天我来分享一下个人的观点。
1.脑梗死患者本身就存在高危因素:
脑梗死在临床上主要分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是心脏的问题,在心脏形成了栓子,它会随着血液流动而进入脑部,从而形成脑梗死。脑血栓其实就是指脑部血管内自己形成了栓子,它们堵塞了血管,从而造成了脑梗死。
脑梗死虽然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大多数患者还是中老年人偏多,这个时候他们的脑血管可能已经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当情绪激动、喝酒、吃的太饱等的时候,就容易诱发斑块脱落。很多人脑梗死患者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吃的太咸、肥胖、不积极控制慢性病等,这些不好的习惯本身就能直接增加脑梗死的风险。
很多人患者本身也存在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这些慢性病无论控制的有多好,都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这里需要注意,虽然控制好慢性病不能完全避免的脑梗死,但是却可以降低风险。
还有一些人父母或者爷爷奶奶以及兄弟姐妹得过心血管疾病,这就说明家族里面本身就存在难喝miss的基因易感性。可能大家对这个不太理解,举个例子吧,很多人吸烟一辈子都没事,而有些人不吸烟却得了肺癌,这个其实就是基因易感性。
上一篇:BBA、林肯、捷豹、雷克萨斯等高端豪车,哪个养车最便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