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你怎么看?
秦国,纸上谈兵,之战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说赵王肯定也不傻,召集群臣商议之后,当时的赵国应该也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按廉颇这种打法,一位的退守,国力不如盛秦的赵国早晚也是个输,还不如来个痛快的,看看大力到底能不能出奇迹。虽然苦熬三年以后秦国也非常艰难,但是可调动的资源还是要高出赵国一大截。粮草比赵军充足,赵军都已经断粮了;双方交战之时按当时的实际情况,秦军都快要是赵军的二倍了。赵国已无兵补充,但是秦国却发动十五岁以上的青年全部到前线,而原本就是六十万对阵四十五万,此时悬殊更大,秦国参战人数已达百万之众;主将背景相差太大,白起是偷偷替换王龁执掌秦军的,白起此时已经年过六旬,身经百战,且百战百胜,无一败绩。而赵括应该在不惑之年,从无带兵经验,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有时候经验决定胜负啊。可是在战斗中,赵括的表现仍有可圈可点之处。赵军被分成三截,但仍没有乱了章法;无粮可吃即便是人吃人也没有大面积叛逃事件发生;被包围后就地构建工事组织抵抗等待援兵;有步骤的组织突围并身先士卒等等。
当然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有人说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毫无用处,那是有失公允的,毕竟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较量,不是一个人的事。也有人说要给赵括平反,认为他也是没有办法,实际劳苦功高,我个人认为倒也不必。如果是一个真正的砥柱良才,大有挽救局势扭转乾坤之力,古往今来举不胜举。
我看赵括,就是中规中矩的一个武将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不说赵括了,也不说赵括那年代纸在哪,我觉得有必要先给“纸上谈兵”正正名。一直理直气壮把这四个字当贬义词的人,我就想问问你们,哪个国家打仗打到国战这个级别的时候可以不用“纸上谈兵”?没有案头作业,不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几十万人的战斗系统能运转?古往今来,有没有指挥几十万人作战的统帅可以不用“纸上谈兵”。恕我孤陋寡闻,我还真想象不出有哪个统帅能够靠拍大腿,或靠拍脑袋,或靠“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或靠“丰富的真刀真枪拼杀经验”就能指挥大军调度粮草取得胜利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我讲到战国七雄相互攻伐时,我问学生:你们知道战国时期都有那些著名战役?学生都能很快回答: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我接着问学生:这些战役中都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学生很快反应回答有:孙膑、庞涓、赵括、白起。
那么你们知道这些著名人物相关的的成语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围魏救赵、纸上谈兵。我问:赵括是不是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呢?
绝大多同学都肯定地回答:是。
只有一个女同学站起来回答:我认为大家误读了赵括,赵括不是一个仅仅能纸上谈兵的人,他也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军。
那么历史上的赵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也就是说:赵括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够抵挡他。曾经跟他的父亲赵奢议论过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驳倒,但是不承认他有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要以命相搏的事,但是赵括把它说得轻而易举。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做将军也就算了,如果一定要他担任将军,那么毁掉赵国军队的一定是赵括。”
另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也就是说:赵括替代了廉颇老将军之后,将原先的法令都进行了更改,更换了军官。秦将白起听说了这件事后,便派出引诱赵括做出错误判断的小股部队,佯装失败,却断绝他的粮道,分段两军,士卒的士气大乱。四十多天后,军队士兵饥饿,赵括带领精锐的兵士亲自上阵战斗。秦军射死了赵括。几十万兵士投降了秦军,被秦军全部坑杀,赵军总共损失四十五万士兵。
通过这两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赵括从内因和外因这两个方面都被证明:他不善带兵,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庸才,由此也落下来“纸上谈兵”的千年笑柄!难道历史上的赵括真的只是会“纸上谈兵”吗?那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麦丘之战吧!
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在乐毅破齐后,惠文王命赵奢为将,攻齐的麦丘(今山东商河西北)。此前,赵军已多次进攻麦丘这个孤城,但由于麦丘粮草充足,守军中有善于守城的墨家弟子相助,而没能攻下。惠文王十分生气,命令赵奢在一个月内拿下麦丘。赵奢一到麦丘,就命令进攻。赵括认为,采用硬攻的方法,是很难在一个月内攻下麦丘的。但从赵军围攻麦丘城池的时间推算,麦丘城内的齐军粮食即将被吃完。
赵括建议父亲先摸清楚齐军的真实情况,然后再找办法去破城,从而避免硬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赵括的父亲赵奢起初并没有听从赵奢的建议,依然命令士兵猛攻麦丘城池,但进攻多日依然没有进展,还让赵军死伤好多士兵。赵括对当时的形势进行分析认为麦丘之城久攻不下是因为守城者中有墨家弟子,对赵军的进攻很有防御办法,已经很熟悉赵军的作战方法,城外也有不少墨家游侠组成的游击队对赵军进行骚扰。赵军必然还是失败。赵括建议父亲赵括:停止进攻,让围城的赵军用拋石机把粮食拋人城中,以此来换取麦丘城中老百姓的民心,没过多久麦丘城中的百姓因粮食缺乏无法生活而杀了守城将官投降赵军,赵奢暗暗佩服这个儿子比自己强。
惠文王重赏了赵奢和赵括。从此战役中,我们可以看出赵括并非无能之辈,而是一个具有军事谋略的将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