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真正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为什么都是魏国跑过去的?
魏国,秦国,人才真正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为什么都是魏国跑过去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真正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为什么都是魏国跑过去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秦国从战国中脱颖而出,也是有着自己的实力,这个实力就来自人才。早期的秦国并不强大,秦国本是西陲小国,能走到一统六国绝对有这自己的独特魅力,那就是吸引人才!奠定秦国一统霸业的三大人才都是从魏国跑去的。其实我也有点好奇,这么厉害的人才,为啥最后崛起的是秦国而不是魏国,魏国是不给他们饭吃吗?不是不给饭吃,而是饭不够吃!
一、有那么都宝贝人才的魏国为何没笑到最后
战国时期魏国是最早强大起来的国家,魏国地处中原不管是地势还是自然环境都极其适合发展,经过发展魏国的经济变得繁荣,有才能的人都喜欢往繁荣的地方钻!也就使魏国聚集了一大批人才,人才多了可职位就那么几个,一堆人挤着一个职位,那绝对比今天公务员考试还要激烈!才能都差不多,那就看谁后台硬了,慢慢魏国这个“人才大国”就变成了“虚荣大国”,提拔官员开始排资论辈,真正有才能的人就被埋没了。
二、那些跑来的人才,铸造了大秦的基业
秦国的一大转折点,就是“商鞅变法”,而商鞅正是从魏国跑到秦国的,(商鞅是卫国人,但曾经在魏国担任过职位。)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早年在魏国时公叔痤推荐他当二把手,可惜啊!魏惠王看不上他,最后商鞅才跑到秦国混饭吃,商鞅到秦国的一系列举措,是使得秦国在后期能强大起来的基础!
还有纵横家的张仪,也是从魏国跑到秦国的,人家张仪还是魏国贵族后裔,用一张嘴抵过几支军队,得到赏识担任秦相国。
范雎,也是个被“魏国”抛弃的人才,本来很有才,就因为不接受“赏赐”被怀疑通敌卖国,放到谁身上谁都不爽!最后范雎也跑了,这一跑也跑到秦国。范雎不但跑了,还做大回来报复魏国,轻视人才的后果就不仅仅是人才流失,更会给自己的国家招来祸端!
秦昭襄王:昔日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
可见秦朝对人才的重视。
魏国以为自己人才多多,把真正的人才往死的得罪,而秦国就好似一朵花,这些人就像蜜蜂一样一个接一个的被吸引过来。
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如果没有商鞅秦国可能和其他国家一样依旧靠着身份来分配官职,商鞅的军功制赏罚分明,让平民也有了提高地位的机会,一些有才能的平民百姓也有了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魏国的体制和秦国体制就是
吸引人才的最大蛋糕,每个有才能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才华可以施展,成就一番大业,他们有心,秦国给他们平台,自然都往秦国跑。所以国家对待人才的态度很是重要!你觉得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也不能说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都来自魏国:事实上李斯、魏冉来自楚国,吕不韦来自卫国,而司马错、白起、王翦、蒙恬等人则是秦国本土人......即使是秦国本土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祖籍并不在秦国,只是祖上入秦较早而已——白起祖籍楚国、蒙恬祖籍齐国......由此可见支撑秦国统一大业的不只有来自于魏国的人才而是来自全天下的人才。春秋战国乃是大争之世,各国无不竞相招募能富国强兵治国安邦的人才:来自楚国的伍子胥效力于吴国,来自齐国的孙武效力于吴国。来自楚国的范蠡、文种效力于越国......春秋战国时代大争之世的格局使各国竞相招募人才,而这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又大大促进了人员在各国之间的流通:商业和交通的发展使人们得以更为便利地在列国之间穿行,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普及使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竹简的普及则使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就催生出一个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士阶层。周王朝实行的是层层分封的制度:周天子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而诸侯则在本国之内分封世家贵族,平民和奴隶则耕种贵族的封地。新兴的士阶层或由世家贵族的分支庶族演化而来,或由一部分较为富裕的平民演化而来,由于他们没有自己的封地,所以只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服务于列国君主以换取报酬。大争之世中国君的需要与新兴的士阶层的需要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了当时列国之间的人才流动现象——这在当时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到了战国后期秦国却表现出对人才强劲的吸纳能力,而六国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则呈日渐减弱的趋势,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人才流动的最终目的地。
秦国历史上是有着丰富的任用外来人才的经验的:早在春秋时代秦穆公就曾任用过来自西戎的由余、来自楚国宛地的百里奚、来自宋国的蹇叔以及来自晋国的邳豹、公孙支。秦孝公时代的商鞅通过变法奠定了秦国崛起的基础;秦惠文王时代的张仪以连横之策分化瓦解诸侯,大大减小了秦国前进道路上的阻力;范雎使秦昭襄王得以强化中央集权,明确了远交近攻的基本国策;吕不韦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为秦之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秦国本土人士和外来客卿之间的矛盾也在一点一滴的滋长,恰逢自公元前238年起的短短一两年之内连续发生的嫪毐叛乱、吕不韦罢相以及韩国间谍事件均涉及外国客卿,于是多年来潜伏已久的矛盾在公元前236年来了一次总爆发——这年秦王嬴政在本土大臣要求驱逐客卿的强烈呼声之下颁布了《逐客令》。然而来自楚国的李斯以一道《谏逐客书》历数了历史上客卿对秦国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并一针见血地指出逐客是将人才推向国门之外在,最终这道上书使秦王嬴政终止了驱逐客卿的做法。由此可见秦国对六国士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以致于当秦国下达驱逐令时以李斯为代表的六国客卿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就此离秦而是尽力争取,那么秦国对六国士人如此强劲的吸引力是如何形成的呢?
秦国一直有着任用外来人才的悠久历史:写下《谏逐客书》的李斯在楚国只是一个仓库管理员,然而在秦国却一步步晋升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秦国对客卿的使用极为灵活——完全可以做到因时因人而定,这意味着只要有一技之长均能被秦国任用。秦国用人不问出身来历、不问师承学派,始终秉承务实的用人政策。相比之下六国的用人政策和秦国有着天壤之别:六国自诩继承了延续自周室的礼乐文明,视秦为偏僻的蛮夷之邦。然而正因为六国继承了延续自周室的礼乐文明,因此在用人政策上也长期秉承延续自周室的宗法观念和宗族制度。六国所秉承的用人制度始终保持着”内姓选于亲,外姓选于旧。贵有常尊,贱有常威,礼不逆也“。秦国也许的确是没什么文明的野蛮国家,然而正因为秦国缺乏传统的束缚才使其没背上宗法制度的包袱,也就此成为最能让外来人才放手施展才华的舞台。商鞅因变法之功而受封商地十五邑;张仪也在秦国受封五邑;吕不韦受封河南十万户。尤其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以军功爵制彻底打破了国内的阶级壁垒——秦国的老世族势力受到压制,在秦国逐渐孕育出一个全新的职业官僚阶层。一时间六国士人无不被秦国务实的用人政策所吸引,相比之下六国任人唯亲的用人政策无异于将人才推入秦国的怀抱。在这一过程中不只是魏国,事实上东方六国都成为了秦国的人才培养输送基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