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节疼、肉皮肿胀且发热,这是怎么回事?
风湿,性疾病,关节关节疼、肉皮肿胀且发热,这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关节疼、肉皮肿胀且发热,这是怎么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风湿,类风湿均可产生,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明确指出,风寒湿邪杂至乃致病之因,根据致病邪气的偏胜不同,又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分,颇切合临床实际。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还提出痹有瘀血说,叶天士对于痹久不愈者,有"久病入络"之说,综而观之,痹证的发生,一般以素体阳气阴精不足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病机是邪气阻痹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治以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补肝肾为要则。
一般治风湿热痹方。
石膏30g,知母15g,梗米30g,甘草6g,桂枝10g,日一剂,水煎服。
该方治疗关节疼痛,或见红肿,痛不可触,痛处有灼热感,得冷则舒,可涉及多处关节,关节不能活动,发热,烦热口渴,苔黄等。
类风湿一般30~50岁年龄段,女性多于男性,中医归属于"痹证"和历节"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不外内外二因,肝肾亏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致风湿寒邪乘虚而入于经络,肌肉,关节,日久成痰成瘀,与外邪互为交结,凝聚不散,更致经终闭阻,气血不行,辨证分为风重型,湿重型,寒重型,化热型,夹杂型等五形,治之之法有温阳补肾,补益气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散寒,瘦风化痰等。
一般治疗类风湿方。
威灵仙,独活,羌活,杜仲,木瓜,黄柏各10g,当归,丹参,龙骨,桑寄生各15g,鸡血藤,黄芪各20g,红花,桂枝,细辛各8g,白花蛇舌草5g,蜈蚣3条。
加减,风邪偏胜,疼痛游走不定者,加海风藤,络石藤,防风。关节冷痛剧热,畏寒喜暖者,加麻黄,川乌,草乌。偏于湿,麻木困痛,重着如裹,下肢尤甚者,加薏苡仁,苍术,茯苓。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兼有发热者,加生地,知母,地骨皮。
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
上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类风湿。
经验:。黄芪益气固表。杜仲,桑寄生,龙骨,黄柏补肝肾,强筋骨,调节阴阳。当归,丹参,鸡血藤,红花四药配合,一则俱为性温之品,能温通气血,通络蠲痹,二则活血化瘀,为祛风之先决。符合"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三则补血生血,为扶正之要药,木瓜,威灵仙,羌活,独活,桂枝,细辛,白花蛇舌草,蜈蚣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舒筋通络。
方中细辛超出常规用量近3倍,其性味辛温雄烈,宣通百脉,为通调经络,经脉之要药。
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扶正固本,活皿通络,祛除风寒湿邪之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些是风湿性疾病表现的症状。风湿性疾病是代谢物积蓄于关节、软组织及结缔组织而引起全身症状性疾病。它是从儿童时期开始隐性发展。早期代谢物积累的部位没有感受器,不能显示出风湿疾病的症状。即使有显示的部位,也会被诊断其它局部性疾病。忽视风湿性疾病的诊断,随着年龄增长,代谢物在体内积累增多。表现出症状时,机体组织已经发生风湿病理变化。风湿与许多疾病有着密切关联。许多慢性疾病是风湿性疾病具体表现症状。有些慢性疾病被治愈,但是风湿性疾病还没有完全被治愈,还会表现出其它慢性疾病。而治愈风湿性疾病,器官组织发生破坏性的病理变化也可以维持在生理代偿功能状态。而治疗风湿性疾病必须是慢慢长时间的治疗方式,有毒性药物不能治疗风湿性疾病,毒性药物长期应用,毒素会蓄积增加。出现治一经而损一经现象。而短时间的治疗,又不能改变病理变化。所以治愈风湿的药物长期应用,不能产生任何毒副作用,在关节没有发生变化的状态下,长时间的应用药物,排泄机体多年积蓄的代谢物,才能真正的治愈风湿性疾病。
上一篇:怎么样克服考试失败带来的挫败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