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企业老板如何与员工处理相处?
员工,老板,关系企业老板如何与员工处理相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企业老板如何与员工处理相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板怎么处理跟员工的关系?
在民营企业,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说起民营企业老板与员工关系中的那些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许多人习惯归咎于民营企业的产权私有制、家族体制、管理不规范、缺乏系统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但是,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原因,无非是另一种形式的现象,真正的决定因素是老板个人,老板才是员工关系问题的根源。
有家中型民营企业举行员工座谈会,一个老员工发言说:“当年老板在自家小院里做第一个产品时,自己和老板在一起干同样的活,并不觉得老板比自己聪明,但是一晃二十年过去,现在老板已经是一个年收入几亿元的大老板,我差不多还是原来的我。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老板一直在学习,见多识广。”
一个中层干部说:“我来公司十年了,亲眼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其中最大的感受是老板的变化,从一心省钱赚钱,到重视产品和市场,再到重视管理和社会责任的担当,明显感受到老板个人在随着企业的发展各方面在长高长大。”
老板也讲话了,他说:“我平时一直认为企业就是员工的家,但说实话,可能大家感受最多的还是我个人家长式的作风,也常忽视大家的感受。现在公司越来越大,员工的工资也越来越高,但效率却似乎没有提高,自己也做得越来越累,再这样下去企业就会很危险……”
这则对话中体现出来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在民营企业老板和员工关系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给我们在新常态下民营企业的老板和员工关系塑造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关系
在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很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例如:属于呵护型的家长,就会对家庭成员亲近些,知冷知热多些;属于自我型的家长,就会以个人为中心,无视其他成员的存在和感受;属于索取型的家长,就会认为其他成员的努力和付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属于专制型的家长,就会一言堂,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凡事没有商量的余地。老板不一样的心理和性格,对于员工在企业中的定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有的老板认为员工就是企业的主人;有的老板认为最不靠谱的就是人,有钱就有人才;有的老板认为与员工只是一种雇佣关系,给钱和干活谁也不欠谁;有的还会有本地人与外地人之分,甚至还会出现男女之分……
诸如此类,老板心里把员工定位于什么样的高度和位置,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保持什么样的温度和距离。这些与所谓的体制和机制几乎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老板个人的思想、性格却给员工关系深深地烙上了老板个人的烙印,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在影响着老板和员工之间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彼此心的距离,影响着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
二、发展阶段不同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不同
企业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老板的成长过程,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一般而言有这样几个阶段:
井底看风景。创业之初,老板犹如井底看风景,只有井口大的天地里,塞满的是打破现状的强烈欲望,发展经济是老板追求的最大目标。这段原始积累时期的员工关系涉及工资福利的问题会比较多,也是员工最得不到保障的时期。
井口看风景。企业经过一定的发展后,老板犹如坐在井口看风景,虽看不高也看不远,但能看到周围大家都比自己拼命,而且比自己做得好的人一抓一大把,老板做梦都想赶超别人。这段时期员工加班加点特别多,疲于工作是员工最大的无奈。
山腰看风景。企业成长为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实力后,老板犹如爬到半山腰看风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老板会发现自己遇到了瓶颈,这个瓶颈不是产品也不是市场,而恰恰是自己和员工团队,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阶段的老板急于破框,见到别人好的做法就想搬到公司来,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这种一厢情愿东一斧头西一鎯头式“创新”,平添了员工的抵触和怨气。
山顶看风景。企业日益成熟,具备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后,老板犹如攀到山顶看风景,他会发现自己虽然累,但高度和视野的改变,带来的是胸怀和眼界的突破,原来自己办企业并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改善妻儿老小的生存状态,而是要成就一番事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想想每天手下几百甚至几千员工有活干有收入,工作稳定生活稳定,市场在扩大,税收在增加,企业知名度在提升,心头就充满成就感。终于明白自己三头六臂也没用,更重要的是要凝人心,集众志,老板会发自内心地感叹“员工第一”!
好在我们一些知名企业老板普遍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大力推崇“以人为本,员工第一”的理念。因此,民企老板与其靠着自身的悟性和经验教训,花费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一路摸索,最终才发现自己因为没有经营好员工关系而消耗掉了企业的巨大能量,不如一开始就要用心在经营好员工关系上做文章,把自己与员工关系的塑造作为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三、经营好员工关系从改变老板开始
民企老板也是凡人一个,老板的性格、思想、胸怀、高度、境界等需要一个由低到高的转变和提升过程。民营企业几乎都是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老板的个人素质千差万别,在经营决策、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 3.5 年左右。
我们平时听得多的是如何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让员工获得成功。其实,为老板量身打造从老板到企业家的成长之路,让更多的老板获得成功,相之于员工的成功要紧迫得多。但是,我们的老板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学习和提高的必要性,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老板,生产经营才是他们压倒一切的大事。而我们的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更多的是热衷于锦上添花,你企业做好做大了,就给你戴高帽,送头衔。如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能够发挥自身功能和作用,为民营企业老板量身定做系统的个人素质培养成长计划,帮助老板在学习、参观、交流中转变思想观念,学会经营管理,重视员工价值和作用,在从老板到企业家的成长之路上,就会有更多成功的人,就会有更多的企业获得新生。老板的失败,企业的倒闭,往往缺的就是那么一种思想,那么一座桥梁,那么一条路径,那么一个方向。当年红军为什么能成功,思想建设起了关键作用。我们今天经营企业也是一样。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行动。试想,如果老板个人的思想观念没有改变,个人素质没有提高,客观上你引进最好的体制、最先进的管理、最有效的模式又有多大的作用呢?
四、企业老板要善于让员工做“老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