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
老子,道德经,之道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意指:非,不是。常,通常、平常、常规,一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当山的神道应该是大家都见过了,简单的说,就是两条从山下通往山巅金殿的道路。神道分南神道和北神道。如果你用一天从北神道起点紫霄宫出发,步行到金殿再从南神道下山到山脚的吕家河村,再原路返回紫霄宫,你就会明白老子的道德经究竟是要想说什么了。反之,把吕家河村作为起点,步行到金殿后下山到金殿再原路返回吕家河村,也是一样的效果。当然,你若能一路走,一路背诵道德经,那效果更好。
道德经的对现代人来说,理解的不同,在于断句,即标点符号问题,而你在走神道的时侯,在返回起点的道路上,标点符号,断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所言之道,是衍生出三极之道的在混沌中运动演化出的自然之道。人们可言之道,皆非此恒常之道。
所以,老子以道的诸特征专章闸述了这个道的模式和功能(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可道即可道之道:都是道的作用。非常道:不是真正的道,而是道的作用。常:恒常不变,如如不动。非常:不是恒常不变的,即总在变化不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ヽ(^0^)ノ大道至简而言之,第一个道字,就是《道德经》中所反复论述的“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的宇宙大“道”。因为这个道字是《道德经》的核心。而整部《道德经》就是围绕这个“道”来阐述:“天人合一”的无漏大智慧之源头及作用于人道“德”,道与德的圆通圆融的主题。
第二个道和第三个道字,都是“说”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道(大道)或(天道),是可以说,也可以用语言给她命名一个名字的。但,虽然可以说,可以命名。这个名字的确切涵义和名字的准确称呼命名,是会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而对“道”的内涵性质,及其组成内容和作用妙义会有一个确切的新的认知。届时,解释的说法和名字概念是否贴切准确,将会随着认知的加深和提高,可以予以更准确的解释之说法,名子也就可能会随之而改变。所以,“道”虽然现在可说,可名,但说法和名字不是恒久不变的!
这从紧接着下一句,进一步解释的“名可名,非恒名”也是可以证明的。再者,从“强为之名”一句亦可证明之。再就是现代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量子”时代。至于“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宇宙“大道”之“道\",这一妙物内涵真质的破解,将是一个震古硕今的大震撼!随之,“道\"的确切解释就会有一个大揭秘。“道\"这一名字也就会有一个更新或有一个新的诠释了!!!
其实《道德经》并非玄学!亦非纯精神,纯理论,纯哲学的空洞说教!更非什么封建王朝家天下帝王家的“君王”专用教材!巜道德经》是一部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之大成!天和人,天人合一最高境界层次的无漏大智慧学的巅峰巨著!!!“老子天下第一”!非虚言也!
她是超越量子力学的终极学问。
(本文原创,抄袭必究。如有引用,请注明出处。解释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可道,非常道”作为今本《老子》(《道德经》)的第1章,如何去理解,不仅仅关乎它本身,而关乎对整个《老子》理解。
1、河上公的理解
河上公说,“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长生之道。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辉,灭迹匿端,不可称道也。”按照河上公的解释,经术政教之道,是可以被人所认识的,也可以拿来说道的;长生之道就是常道,是不可以拿来说道的。
河上公的解释当中存在混乱和矛盾的地方。
混乱的地方体现在,“无事安民”这是属于政教之道的范畴,河上公却把它列入了长生之道的范畴。
上一篇:你花了多久才把技术指标(K线、MACD /KDJ /BOLL)全掌握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