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谁能举例阐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
良知,圣人,知识谁能举例阐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看书,少玩手机就会明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心之了了。“是非對错”。
行:行為做事。
知与行是一致的吗?
人,行為前還有一思想關口,叫做\"利害得失\"。
當\"是非對錯\"与\"利害得失\"有予盾時,取舍?有一把秤名叫\"價值觀\";\"物\"\"物\"不同,人人不同。
知行合一,簡單說,\"忠於心\"。
又或者通俗解:只問對错,不计得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太懂,瞎说几句吧。王阳明的理论最著名的就是知行合一,又叫阳明心学,这是大家最多知道的。那么心学和知行合一什么关系呢?我们都知道佛教也是唯心主义学说,又有何不同呢?佛教的理论起源于印度,受到印度教的影响很大,简单来说外界一切都是虚幻唯心中是真实的。而阳明的心学则是特指与朱熹格物致知的不同,阳明不格物,而是格自己的内心,把自己的内心格通了懂了明了了,则自然顿悟,身心合一而知行合一,心之所至,身之所达,也就是心中想到的则行动必达,毫无阻碍。
这是圣人的境界,一般人心中所想与行动都是有阻隔的,大部分人是做不到,我们常说一个人意志坚强能数十年坚持一件事情,但也是靠意志坚强,而且只是一两件事情,而阳明的知行合一是毫无滞涩的行动与信念合一,无需强迫或坚持,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很多人恐怕很难理解吧,否则也不会是圣人境界了。
不说王阳明孔子老子佛陀这些古人了,近代我觉得毛泽东就是圣人境界,不是那种愚昧迷信崇拜的意思,而是毛泽东的思想和行动就是自然合一的,他并没有特别刻意如何,就是洒脱磊落举重若轻挥洒自如。靠意志勤勉聪慧运气等等只能成为强人,圣人境界不可能靠这些达到的。比如曾国藩也很了不起,但比起圣人来就太刻意太拘谨,用现代词就是格局太小。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没特别研究过,只是在看其他书时有些间接了解,正好有空就瞎聊几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道就行动,合而为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行合一,就是理想主义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天命,行天道,就是知行合一,人的存在是替天行道,不是为所欲为。天命是什么?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人的范围内,就懂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梁启超高度评价其为王阳明留给中国学术界最有价值的口号。但是后世学者中不乏一知半解之人,误会者有之,诋毁者也有之。我是阳明先生的忠实粉丝,极不愿意阳明先生遭人误解,特唠叨几句。
首先应当明确,“知行合一”的知,乃良知,不包括见闻之知(知识和技能)。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阳明先生接此话题,言“良知之外,别无知矣”。阳明先生还说:“圣人之学所以至易至简,易知易从,学易能而才易成者,正以大端惟在复心体之同然,而知识技能非所与论也。”意即圣人之学,原来只是致自家的良知而已,简单易行。《传习录》中多次出现知识、闻见之知,便是为了与“知”和“良知”有个区别。但后世学者据此认为阳明先生轻视知识技能,空谈性理,则近乎污蔑。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而求见闻之末,则是失却头脑,落在第二义。”只是表明德性之知要重于见闻之知,他反对的也只是不在天理上著工夫、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的人。事实确实证明了:知识技能,不由良知统率,则易为祸社会。以高精尖武器屠杀平民,用高深化学知识制造毒品,利用网络从事色情活动,哪个不是拥有知识技能之人?即便阳明先生说:“学者学循此良知而已。谓之知学,只是知得专在学循良知。” 此言又何曾有半点毛病?何曾说要废弃知识技能?学管理、学技术、学军事、学艺术创作,哪个离得了循良知。华人神探李昌钰当年在尚有种族歧视、白人至上的美国成为第一任华裔警察厅长,深得上司赏识下属爱戴民众拥护,且成绩斐然,就在于他坚信“管理之本就是管人,管人就是要管心,管心就是管己,管己之根就是待人,做人处世一向都是以诚相待”。有良知,做刑警的自然会努力学习侦破技能,努力学习格斗技能,保社会一片安宁;做外科医生的就会努力学习医疗技术,认真对待每一台手术,还病患一份健康;做学生的自然会为将来报效社会而努力学习。至于阳明先生本人,在治理地方、平叛靖乱、教育弟子等方面事功显赫,又哪像个轻视知识技能的人?
上一篇:挎子摩托能上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