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谁能举例阐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
良知,圣人,知识谁能举例阐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次,该明白“知行合一”也不是在努力探讨知行先后问题。知行并非无先后。阳明心学沿袭孟子性善论,主张“心即理”,也即良知天赋,则自然也就承认知在行先。如初生的婴儿,虽尚无孝悌的行为,但早已有天赋的孝悌之知,故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并未着笔墨于知行先后问题。陶行知因错会“知行合一”之意,才会在改名“陶知行”和“陶行知”之间反复,才会在1933年3月发表的“创造的教育”篇中有这么一段文字:“我们知道王阳明先生是提倡‘知行合一’说的,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先要脑袋里装满了学问,方才可以行动,所以大家都认为学校是求知的地方,社会是行动的地方。好像学校与社会是漠不相关的,以致造成一班只知而不行的书呆子。所以阳明先生的二句话,很可以代表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思想。现在我要把他的话翻半个筋斗……”陶行知从信奉到怀疑,到宣扬“行先知后”,是因为将“知行合一”误解为了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行动。但即便是知识,也是知先行后的。且不说爱因斯坦在发现E=mc2之前,E=mc2是一个有待发现的客观存在。即便认为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爱因斯坦科研中的每一步行动,也都有其深厚知识的支撑。再如因纯属偶然而发现的青霉素,若没有知识,弗莱明怎能在看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的现象,而得出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结论。人类的成就,总是在知识──行为──新知识中不断螺旋式上升。而最初的知识,就是天赋的良知良能。人类就是在不断致良知良能的过程中,伴随着身体的发育,而习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程朱倒是意识到了“知先行后”,但反而谈出了问题。如程颐说:“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朱熹继承程颐的学说,也主张“知先行后”。他说“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程朱的致知是格物穷理的意思,强调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明理。因此,信奉程朱学派的人,终身都忙于探究事理,而缺少行为和担当。即便朱熹也比较强调道德的实际践履,认为“论轻重,当以行为重”。但因立言宗旨有偏差,后世学者难免会跟着出错。还是阳明先生的“致知”简易可行,既然良知天赋,故“致知”就是扩充自身天赋的良知于万事万物。
再次,还得知晓“知行合一”并非在探讨难易问题。在回答门人关于《尚书》中提出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提问时,阳明先生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乍看以为阳明先生也认同“知易行难”,但若我们真正理解“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便能明白,阳明先生的意思并非是比较知行的难易,而是强调真知实行的重要。明显,重要性和难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更何况,“知行合一”,知行不可分,怎么作难易之分?虽说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之分,但那仅是实践“知行”的主体,即圣人、贤者和学者在资质上的差异。至于孙中山先生提出“知难行易”,完全是出于革命需要,要天下热血男儿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革命。但对于“知”和“行”的阐释,孙中山先生完全是按着自己的思路来,已非中国古代哲学的“知”和“行”。
至此,终于可以简单归纳“知行合一”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行合一:好的想法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实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知是那里才能知?
行是谁发起的?
都是说的心。
说心的修行不应只停留在知中,也要在行中修!
这两种方法应该是一体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郦波老师讲的通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阳明知行合一不好理解:诸位不妨“看”一下,流浪大“师”沈巍!汝若理解沈巍即“懂”:知行合一耳!
上一篇:挎子摩托能上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