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改革家王安石张居正商鞅范仲淹,谁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
秦国,商鞅,王安石改革家王安石张居正商鞅范仲淹,谁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位,必须是商鞅。商鞅变法,彻底使秦国进入了超车道,在乱世中一跃成为超级军事强国。要知道大秦所在的地方是在我国西北,直至现在,西北的发展大家也能看出来。尽管,商鞅后来身死,但一直影响着秦的后续走向,也一直沿着商鞅这位总设计师的方案进行,直至统一。
第二,张居正,通过一条鞭法,强行为大名续命数十年,而且变法中规定全部赋税徭役等折合对应银子数量,彻底确认银本位,对后世影响较大。
第三,王安石,个人战斗力极其彪悍,吵架(论战)从来没输过,连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都甘拜下风;自身文化水平又超高,读书破数十万卷,一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冠名,就已经快坐在金字塔尖了;而且为官清廉,绝对的不贪。这些都不重要,王安石看中的是政治,是变法强皇权,强国富民。可惜,想法虽好,无奈识人太有限,最后一场闹剧收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历史上最著名的有三大变法,分别是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和明神宗时期的张居正变法,至于范仲淹搞的那个,历史上称之为“庆历新政”,不能算是完整的变法,为什么?后面慢慢说,先阐述下几大变法中,谁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最大,当然,本文观点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
商鞅变法影响力延续至今
毫无疑问,在几大变法中,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变法,根据《史记》中的记载,秦孝公继位后,开出招贤令:“宾客髃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不过,秦孝公所要求的强秦仅仅是:“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也就是说,秦孝公他最想做的是,通过变法强秦,以恢复春秋时期,秦国的秦穆公在位时的春秋五霸那样的地位:“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闲,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于是,商鞅来了,并在经过和秦孝公的几次交流后,以法家强国之道获得了秦孝公的认同,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秦国开始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虽然初衷仅仅只是为了让秦国成为诸侯霸主,但最后延续下来的结果却影响了中国整整两千多年。
首先就是,即使在商鞅被秦国君王杀死后,他的变法依旧被继承下来,并没有因人死而法亡,而秦国也借助数代都坚持商鞅之法,而逐渐强大到山东六国不可抵挡的地步,最终在秦始皇嬴政时期,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因而有“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的说法。
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强大起来的秦国,通过秦始皇之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而这种中央集权制王朝,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末都未曾更改,且商鞅变法中曾尝试的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制度,被秦朝推广至全国,后世王朝均继承了这些制度,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还在沿用。
秦朝的大一统是建立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上,秦始皇为维护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所推广的很多制度也来自于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促成的统一王朝让中国人自两千年前就开始认可大一统,这种思想深入骨髓,至于制度,连伟人都说:“百代都行秦政法”,而“秦政法”就是来源于商鞅变法,可见,商鞅变法的影响力早就超越了时空,至今犹存。
王安石变法急于求成,党同伐异
至于和商鞅变法齐名的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变法,就没有商鞅变法这么长久的影响力,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强宋,可宋朝并没有因为王安石变法而强大起来,反而因为王安石变法中的很多制度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未能很好解决宋朝面临的严重的“冗员、冗兵、冗费”问题。
后世,很多人在研究王安石变法时,对于他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比较公认的就是“急于求成”四个字,宋神宗急于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遗留问题,王安石和变法派成员也急于用成绩来回击保守派的诋毁,于是,很多制度没有经过详细调查,或根本没有去调查,迅速的就推广出去,很多制度和法令也因此在相当多的地方水土不服。
最重要的是,王安石变法因为变法派和保守派的互不容人,不能求同存异,直接造成了北宋中后期最严重的党争事件,他们互相争斗几十年,让北宋的决策能力和军事实力大打折扣,北宋的灭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王安石变法造成的党同伐异引起的,王安石变法是一次失败的变法,连宋朝都没有改变。
张居正变法人亡政息
张居正变法的情况比王安石变法好得多,不像王安石变法的褒贬不一,贬斥的居多,至少,张居正变法的影响力和作用一直都是正面的,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张居正变法延续了明朝的生命。
但张居正变法没有触动到最深沉的问题,比如在清丈土地时,避过了皇族和士绅,没有能从骨子里去改造,因此,张居正变法更多的只是一种改良,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变法。不过,张居正推出的“一条鞭法”,其中的部分制度在清朝时曾被雍正皇帝改良使用,也算是把影响力延续到了清朝。
另外,张居正变法的结局是人亡政息,张居正死后,绝大部分变法内容全部被废除,不像商鞅变法那样连续执行了一百多年,张居正变法的影响力略大于王安石变法,但两者加起来,都不可能和影响中国至今的商鞅变法相比。
范仲淹主导庆历新政,得罪了官员,吓住了皇帝
最后来说一下北宋仁宗时期,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宋朝的三冗问题在宋仁宗时期就有了,因此,宋仁宗也有意变法图强,并允许在当时有很大声望的士大夫象征人物范仲淹来主导,不过,这次新政仅仅只开始了一年多,推出的法令就全被废止,没有完全展开就结束了。
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范仲淹在准备开始变法时,向宋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了十条主要的改革条款:“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里面有七条内容都是针对吏治的,以剥夺官员的福利和更严厉的监督官员为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