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时期,秦国对离间计屡试不爽,怎么东方六国却不对秦国用?
秦国,国君,离间计战国时期,秦国对离间计屡试不爽,怎么东方六国却不对秦国用?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战国时期,秦国对离间计屡试不爽,怎么东方六国却不对秦国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隙"才有"间,无隙可乘便无从使间。秦国的君主都是睿智之主,既敢于招览各国人才,又有识人之能,主臣关系实难撼动!这是秦国无"间"的唯一,也是根本原因。
反观六国国君:赵国主弱臣强,大权旁落;韩国国君胆小懦弱,惧秦如鼠;魏国国君穷兵黩武,人才尽失;楚国国君奸猾无信,唯利是图;燕国弱小反复无常;齐王贪婪,见利忘义。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现了弯道超车,并一举成为了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到了秦始皇这一代甚至统一了天下。
而秦国之所以能够屡战屡胜,除了秦国强大的国力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秦国君王经常对别国使用反间计,这才获得了胜利。比如说大家所熟知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一开始赵国虽然稍逊一筹,但是依旧能够抵御住秦国的进攻。秦昭襄王看一时间无法拿下赵国,便派人到赵国去散布谣言,说秦国害怕的莫过于赵括了,这才有了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
这实际上就是离间了廉颇和赵王的关系,也就是反间计。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秦国经常对其他国家施行反间计,那么其他国家为什么也不反击呢?他们为什么不对秦国施行反间计?
秦国君王贤明,别国君王昏庸
大家对秦国最感到好奇的,莫过于秦国的六世之余烈了。所谓的六世之余烈,是指秦国自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始皇这六代,几乎都是明君。而这也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关键。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是否贤明,将直接关系到国家是否强大。这在现在依旧适用,一个公司是否能够发展壮大,跟领导者是否有能力几乎脱不开关系,尤其是在公司的草创阶段。
言归正传。秦国自秦孝公开始的君王,都十分的贤明。君王贤明就意味着他不会轻易地被人蛊惑,尤其当蛊惑对象还是自己最重要臣子的时候。
而其他国家的君王也未必就没有使用反间计离间秦王和臣子的感情,只是没有起作用罢了。比如秦昭襄王和白起的关系。
白起的存在令各国闻风丧胆,你说其他国家的君王没有对秦国使用反间计吗?我看未必,只是这些反间计都没起作用,对历史影响很小,所以就没被记载下来。这才造成了他国没有对秦国使用过反间计的错觉。
反过来也是一样。他国的君王昏庸,所以被秦王使用反间计破解,以至于损失惨重,这样的历史性时刻,自然值得被特写特写。比如长平之战的失败。
这从另外一个例子也能证明。
乐毅伐齐之战。乐毅伐齐之战,乐毅连破齐国五十余城,几乎灭亡了齐国,可是最后却功亏一篑,被田单以火牛阵富国。
而田单富国的过程中,用得关键计策,就是反间计。田单使用反间计,离间乐毅和燕惠王,使得乐毅逃走,燕惠王换上骑劫,最后被田单击败。
由此可见,其他国家未必就不会使用反间计,只是他们对秦国使用没有奏效过罢了,也就不值得被记录。
秦国强大,他国弱小
战国中后期,说秦国是最强大的国家一点也不为过,当时中原的格局就是一超多强。秦国为超级强国,而齐、楚、赵等国则是相继崛起后又衰弱的强国。
必须明确是,离间计的原理,是敌人利用臣子功劳太大的特点,四处散布谣言,最后引起君王的忌惮,从而造成君臣决裂。
对于秦国而言,其他国家是弱小的,以至于秦军在和他国作战的过程中几乎少有失败,就算有失败也是因为对面是联军。而且这个失败几率越靠近战国末期越低。
也就是说,对于秦国士兵而言,胜利是很平常的事情,一军统帅除非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战绩,几乎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
既然这个将军无法作出太多的波澜,那么他的威望也不会那么高,秦王自然也不会太过忌惮他。
事实上,在秦国这么多将领中,能够引起秦王忌惮的人,在我的认知中应该只有两个,一个是白起,一个是王翦。
所以白起最后死了,而王翦因为情商高,躲过了一劫。
反之同理。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打败秦军是十分困难的,甚至于战国四大名将就是以能否正面抗衡秦军为标准选拔出的。
因此,对于他国士兵来说,打败秦军是一件足以自傲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统帅士兵击败秦军的将领,自然能够获得十足的威望,比如说李牧。
因此,君王猜忌臣子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不用?一样用,只是起不起到效果的,以及起怎样的效果之间的区别。
韩国派间谍郑国为秦国修渠,想以修渠来耗费秦国的国力,以此阻止秦国对韩国用兵。这一计谋后来被秦国发现,郑国说修渠能让韩国苟延残喘几年,但对秦国却是万世之利。当时的秦王嬴政听说后,不但让郑国修完了水渠,还将水渠的名字命名为“郑国渠”。
秦国任用外来的人才最多,不可能没有间谍,秦国的宗室以郑国为韩国的间谍为借口,劝谏秦王驱逐所有的外来人才,结果李斯一篇《谏逐客书》,让秦王继续任用外来人才。
外来的人才为秦国的强大和统一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商鞅、张仪、李斯、尉缭等。
用间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是正奇两道中的一道,你很少听说政治清明、君主英明的国家被离间,只有国君昏庸、政治混乱的国家才能被离间。奇计只能配合正计使用,用间也只能用于上下离心、互相猜防的地方;上下团结、用为一心的地方,奸邪是“无由入的”的。
你可以看到赵王迁被秦离间,齐王建被离间,却看不到秦王政被离间,也看不到唐太宗、明太祖被离间。所以,明君之所以是明君,因为他内心是明察的,不好的东西难以去影响他,制人而不制于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