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缓解嫉妒心理?
自己的,的人,心理怎么缓解嫉妒心理?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心理干预很难奏效
作为偏执型人格障碍身边的人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他会将上述表现放大一百倍,同时要将自己扭曲的世界观强加于人,由于病态的嫉妒情绪,他们会将身边的人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心里,他们没能力排解这种强大的不愉快的情绪的时候就毫无由头地发泄到周边人身上 尤其是关心他们的人身上,而心理干预很难奏效!
所以一般前来咨询的都是患者的亲属,或者是父母,他们既是受害者有时施害人,嫉妒之心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逐渐浇灌出来的一种匮乏感,一个富足的人会去嫉妒街道上的流浪汉吗?嫉妒越是强烈的人,精神越是匮乏,当这种匮乏感泛滥开来,嫉妒变得无所不在,到最后已经分辨不清楚自己是为了具体某件事去嫉妒,还是自己纯粹就是嫉妒本身,为了嫉妒而嫉妒,表现出的自以为是愤世嫉俗尖酸刻薄让人敬而远之,除非他们意识到了自己问题的所在,否则心理干预很难起效,就如我常说的,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原生家庭的时候就不要制造匮乏感
父母在童年满足了孩子哪些方面,孩子未来在哪些方面就会流动而不执著,有自由去体验更高级的需求层次。安全感被充分满足的孩子,将来不会在婚恋中只敢要安全无害的人;物质需要被父母及时肯定回应的孩子,人生追求不会只停留在赚钱层面;一个各方面被充分满足和自由的孩子,自然绽放不可思议绚烂的一生。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给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著于奢靡。 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分享给他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请不要再唠叨孩子珍惜花钱,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富足美好的物质生活;请不要再倾述养家多辛苦,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孩子未来精神和物质的丰盛,请收回我们对待生活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与丰盛传递给下一代,匮乏感是嫉妒的生存土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建议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白太官因嫉妒害死自己亲生儿子的故事,阅读史读进行认知行为疗愈好嫉妒之心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克服嫉妒心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有开阔的心胸和宽阔的眼界,能够看到别人美好的一面也不必自卑,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完全没必要和他人比较,要有他很好我也很好的理念,不怨恨,不排挤,真诚的对方相处多好。
另外还要有正确的三观,这些通过大量这样的的阅读自然会让你的精神世界更上一层楼,这样的你信心满满,不会去嫉妒别人,而是将嫉妒心理转化为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动力,岂不更好。当自己足够优秀的时候,你会是别人眼中最好的。
其次就是对嫉妒心理要有正确的认知,知道嫉妒心理害人害己,这时不妨转变思想,把你的精力分散一些,干一些别的事情,比如说学一项技能,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掉就会减少嫉妒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消除不了,但可以转化。
自己实践咨询师也做了许多个案,下面我详细说说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嫉妒是一类复杂心理状况。它包括有焦虑、猜疑、羞耻、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情绪。其实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都是表象的东西,而且不同的个体呈现出来所谓嫉妒的情绪差异很大,但追根溯源,还是在于个体对自己的认同感低,缺乏安全感。
直白的讲就是不够自信,所以才会纠结于外在的东西,比如别人是否比你漂亮,是否比你有钱,是否比你地位更高,是否比你有才能诸如此类。一旦听到别人评论,某某人超过你,就开始焦虑、憎恨怒火中烧,甚至会想到要去报复打击那些所谓比你更优秀的人。
在潜意识的角度来说,你的潜意识在认同别人的说法,自卑情绪让你认为自己真的不如别人,你会焦虑,羞耻,你的防御机制就会跳出来,让你把压力转向外部,转向让你焦虑,让你愤怒的人。外在表现就是憎恶,敌意的情绪。
所以面对嫉妒的最好办法是去认同自己的身份,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你的外貌长相如何,无论你是否足够富有,你都多关注于自己,关注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关注于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否让你舒服。慢慢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慢慢的做到客观理性的看待事物。
接受自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接受自己的有限性,包括自己会产生嫉妒心理这一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嫉妒之心,很多人都有之。思其原因,見不得别人比自己強,有一种自卑和仇富心理在作怪。也可说是红眼病,有了此种心理,害人又害己。严重了还会对社会产生危害。
要消除此种心情,必须加強自身修养,要自信,自立,自強。不能有攀比心,要有宽大的胸怀,知足常乐。努力工作,积极进取,活好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处好人际关糸,做一个健康向上,崇尚文明的正常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