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总是晚睡,怎么调整作息时间?
孩子,晚睡,时间孩子总是晚睡,怎么调整作息时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晚饭不宜吃得过饱
晚饭吃得过饱不利消化,增加肠胃负担的同时造成孩子入睡困难或睡不踏实,影响睡眠质量。
4、增加白天的活动量
孩子晚上总是不肯入睡,有时是精力过于旺盛,白天多活动,孩子玩累了,自然容易入睡。
5、控制午睡时间,不强迫孩子午睡
孩子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睡眠,每天能午睡1~2小时,孩子起床后精神会更加饱满。但是有的孩子天生觉少,就算不午睡一整天都是精神抖擞的,并且孩子排斥午睡。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强迫孩子午睡,否则到了晚上12点孩子很有可能还是十分精神。
6、睡前仪式
生活需要仪式感,睡觉也不例外。睡觉前先让孩子刷牙、洗澡,提前半小时进入房间,这时候可以给孩子讲故事或亲子阅读,让孩子情绪平静下来,在睡觉前也可以放些轻柔的音乐,帮助孩子睡眠。
7、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虽说孩子要3岁分床、6岁分房,但这只是个参考,如果孩子在家长陪同下能很快入睡,说明孩子觉得这样才有安全感,这时候还是需要陪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快速入睡。
8、睡前的”灵魂3问”
睡觉前对孩子提3个问题:
①今天过得开心吗?
②有什么特别开心的事情?
③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如果孩子心里藏着不开心的事情,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去解决,让孩子以愉快的心情入睡。
9、家长要以身作则
有晚睡的家长,就有晚睡的孩子,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才能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孩子长期晚睡危害大,父母应该尽早给孩子培养良好睡眠习惯,提高孩子睡眠质量,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是孩子小,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精力旺盛不睡,可以晚饭后拉出去运动30-50分钟。到家八点洗漱,把客厅灯熄了,大人都回卧室。然后进入阅读模式。
调整期间,需要大人自律,掌握好时间节奏。培养孩子时间规律,告诉他时间安排。比如:\"宝贝,我们出去散步50分钟,回家就洗澡,洗完澡就讲故事,然后睡觉\"
也许他不太明白30-50分钟是多久,但时间长了,就会知道安排了:散步、洗澡、讲故事、睡觉,这几件事。
十点左右是分泌生长激素高峰期,最后在十点前入睡。
孩子的时间规律离不开家长的自律,为了孩子健康,家长也要坚持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不是跟家长的作息有关系啊,我二宝有段时间跟我们的作息走,晚上十点后睡觉,早上九点多起床。开始我们不以为然,家里老人无意知道后,说这样很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后来我们调整作息,跟孩子一起正常作息啦!也是一开始孩子很不习惯,满满来一点点提前睡提前起,过段时间就正常了。
如果不是家长原因,家长就得监督孩子作息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的往前提,应该会有效果的。
孩子本来就是长身体的年龄,晚睡对身体特别不好,一定要引起重视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您好!非常感谢您的提问。我将以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视角为您答疑解惑。
首先,我们一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孩子现在几岁了?
2.“总是晚睡”,一般是到几点睡觉呢?
3.孩子晚睡的现象,持续多久了?
4.作为家长,你觉得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晚睡这样的现象呢?
5.孩子当前的作息时间是如何呢?
6.家长日常是几点睡觉呢?
7.当孩子晚睡的时候,你是如何应对的呢?
8.孩子是否可以晚睡呢?
以上8个问题,如果你认真思考,相信你的困惑大部分都解决了。
其次,我来告诉你如何调整孩子晚睡这一现象
在认知层面
1.无条件接纳孩子呈现出来一切现象,这是我们爱孩子的重要方式之一。
成人有晚睡的现象吗?当然有。孩子可以晚睡吗?当然是可以有的。我们这样认知,就是做到无条件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在认知上做到了无条件接纳孩子,在心态上,内心就会平和,不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行为上也不会对孩子做出提醒、督促,责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
2.相信生命,相信孩子,把孩子当人。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孩子与生俱来就具有积极向上的生长力量,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其生命非发展需求。我们家长需要对孩子的行为做“善”的解读。
从孩子身体发育,健康成长的视角来看,孩子晚睡觉,一定程度上确实对身体发育,健康有影响。还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但我们相信,孩子作为一个人,一个高超智慧,他是会感知到这些的。为此,他的生命会自动自发地调整“晚睡”这一做法。
当家长相信孩子,把孩子当人时,就会避免提醒、督促、说教、责骂等错误让孩子早睡的方式。
3.家长觉察内省,反观自己
生命是通过模仿学习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调动着全身的器官学习着周围的人、事、物。我们家长要自我觉察,反思,自己是否有经常晚睡,无形中为孩子做了不良示范;在家中是否有营造以安静、舒适、温馨的家庭氛围利于孩子休息等
在方法层面
1.状态上,微笑平和
舒适、温馨的家庭氛围需要家庭成员共同营造。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时刻保持微笑平和的身心状态,就是在营造安静温馨的家庭氛围。微笑平和,就是爱孩子的正确方式。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久而久之,自然也会保持微笑平和的身心状态。身心状态处于舒张的状态下,晚上孩子自然很好入睡。
上一篇:耕地被硬化怎么处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