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什么意思?
茵陈,野菜,茵陈蒿农村俗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这个只要是是农村人都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早春这些植物刚发芽的小苗4月左右开始长高即为蒿,到5.6月都基本长成熟了就可以割来当柴火烧啦![呲牙][呲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是指所说的两种植物分别在三月四月份正是旺盛期,到了五六月份就可以当柴烧了,农村有许多这样的谚语,比方说清明前后,栽瓜点豆、六月六,看谷秀、五月桃,八月枣,九月梨,十月的柿子红了皮……明面上是一些植物的生长特性,有的却在暗示人们在生活中在什么阶段干什么阶段的事情,审时度势,不要坐失良机,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月份是踩一种中药材叫茵陈,四月份茵陈就有点老,变成蒿,药效下降了,五月六月成干材。只能烧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以前,听家里的老人说过:
茵陈在正月里吃最好了,因为正月里茵陈茎叶最嫩,而且茵陈茎叶最嫩的时候它的药用功药最出色,茵陈还不能吃太多哟,是药三分毒吗。
如果再长大一点,它就的药用功药就没了,而过了三月就不叫茵陈了叫蒿,就没什么药用价值了,可以晒干当柴烧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月是药材叫茵陈,四月就是蒿了,五月六月就只能当柴烧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五六月就成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种都是药食同源植物需采其脆嫩技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在城里,总感觉各方面都过于“干净”了,除了少有的公园和小区内的绿化带,到处都是硬化地面,放眼过去都是光秃秃的一大片。可在农村就不是这样了,除了水泥路,农村基本都是一片一片的绿意,庄稼地的农作物,常年都是绿油油的,看上去感觉很舒服。农村的路边、坑塘边上、村里的房前屋后、村头巷尾,也都有很多野草、野花,给村子增添了很多绿意。
不过农民朋友一般都不怎么喜欢各种野草,因为很容易就会蔓延到庄稼地里,跟农作物争夺营养。因此,农村人见了野草,一般都会直接连根拔掉,然后扔得远远的。其实,野草虽然长庄稼地里对作物不利,但并不是说,各种野草就是一无是处。相反,很多种野草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有的甚至“身价”比种的小麦、玉米都要高,比如说一些野菜可以吃,另外一些可以做成中药材,都深受人们喜爱。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2月中旬,3月就快要到了。3月的时候正值春季,万物复苏,农村的野草、野菜也会逐渐生长起来。在春季尤其是3月份,有一种野草“身价”达到了最高点,以后越长越不值钱,这就是茵陈,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为啥有这样的说法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茵陈。茵陈,又叫茵陈蒿,是一种半灌木状草本植物,在我国分布于北到辽宁、南至广西广东的广大地区。每年春季3月份,茵陈蒿开始生出嫩芽,植株较小,这个时候是价值最高的时候。到了4月份,一般就不叫它为茵陈了,而是改称为蒿草,不过4月蒿依然有价值。但到了五六月份,茵陈或者叫蒿,已经长大了,价值也几乎为0,这个时候的蒿对人们来说,除了晒干当柴烧,没有其他用处了。
3月份的茵陈,植株全株披挂着白色的绒毛,如果连成片,一大片远远望去,白茫茫像是一片雪一样。这个时候的茵陈身价高的原因在于,既可以当野菜吃,也能入药,加工成为一味中草药。茵陈当野菜吃,有多种吃法,既可以像其他野菜一样做成蒸菜,也能焯水炝炒,还能炖汤。
上一篇:济南还能重新超越郑州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