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从经营业绩转弯为经营人才?
人才,业绩,企业如何理解从经营业绩转弯为经营人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理解从经营业绩转弯为经营人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很荣幸,谢谢!
首先,这个问题的几个关键词是“经营业绩”和“经营人才”,而问题的侧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
先说一下我早年间在职场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以此说明问题,也体现了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感悟。
2003年春,应聘入职一家公司。公司是私营性质,规模不大,全员不足四十人,但待遇很好,员工总体收入远高于行业内其它单位。公司设有行政、人事、销售、仓储物流和财务部等几个主要部门。成立时间不到两年。主营是做几个知名品牌的商品销售省级总代理(因为是记实叙事,牵涉个人较多信息,因此品牌名称、商品类别这里不作表明)。
公司虽然是私营小规模性质,但管理运行比较优化高效,各部门间分工协作,上下齐心。大家的工作态度都很积极,特别是主观能动性比较强,这很难得。都在很努力的通过工作或者学习争取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其中负责销售管理的市场部员工,更是人才济济,生机勃勃;也都是男生,工作起来激情饱满,活力四射。公司从总经理也就是老板,到部门普通员工,上下整体感觉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团队,因此公司的整体销售业绩是相当不错的。记得我入职那年年底的总结年会上,财报显示年度总业绩是3000多万,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年后通过行业协会了解到,我公司的业绩数据在行业里是排名前五以内。那年我拿到了8000元的年终!这是毕业后第一次的奖金,在当时是挺高的一笔,毕竟那时工资才1800元。于2003年,所有这些数字金额包括公司总业绩金额,都是相当高的。所以现在都还印象深刻当时的各种情景。
而这些还不是重点,重点是接下来要说的内容。
在职期间经常和公司老板在闲时喝茶聊天,聊工作,也聊很多其它的,包括老板的创业经历。逐渐了解到了公司的整个发展历程以及相关一些其它情况如下,比较详细。
1997年香港回归,那一年,公司老板和老板娘还在南方。当时老板是在一个省际物流公司拉板车送货。老板娘先是在当地工厂做流水工,后来辞职收购废旧物品。而生活总是不易的,两个人也是各种辛苦。老板每天拉货送货,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个自己常送货的品牌厂家的领导。后来具体怎么谈的合作,老板没说过,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那之后老板和老板娘两个人,回到了河南老家,在省城郑州倾其所有开了一个不足十平方的档口铺面,开始做起了批发生意。因资金所限位置稍偏僻。但是俩人特别吃苦能干,三更睡五更起的,接货、理货、整货、打包发货甚至于总是顾不上吃喝,很辛苦,倒也弥补了铺面位置的偏僻。因为他们很清楚一点,人生转折的机会有了,但是不好好努力干,也可能什么都不会再有。因而不辞劳苦拼了命的干。第一年除去厂家回款,费用开支。老板说落到手里有十几万元,时价来说那是一笔巨款。俩人第一年赚了那么多,特别高兴,干劲更足。比起现在,那时的生意也确实好做的多。第二年,因为第一年回款及时,而且销售业绩持续攀升,品牌厂家增大了货品支持力度,又派员过来工作指导。老板老板娘俩人通过厂家的指导第一次确切的明白了市场,客户,合作沟通,客户维护等行业关键词。这些关键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以及如何去做的方式方法,也因而更加努力。
“销售业绩”这个词当时对于俩人来说还不习惯使用,按他们话讲就是比去年生意又好了很多很多。后来两个人做了分工,老板娘负责原来俩人共同做的工作。老板负责去各地市场,当时叫拉客户。
记得老板谈起他第一次去找客户的情景,还是距离他老家挺近的河南省信阳市市区的一个地方。由于第一次下市场找客户,经验无从借鉴,一直胡乱转悠着不敢轻易开展工作进店拜访客户。好不容易看好了一个客户的店面,觉得挺合适,不知可否合作,想进去找人家聊聊,结果在人门前来来回回走了一上午愣是没敢进去。想着万一说不好被赶出来了那就太丢人了。要说也不是太缺乏勇气,毕竟期间鼓足了好几回呢,只不过都又泄掉了,实在是不敢进去……!好在后来这客户达成了合作,成为了公司的第二销售大户,也算是对老板当时“工作羞涩”的回报和安慰吧。后来有时和老板一起去那个客户店时还总笑谈此事。
这样一来,总体业绩又有了一定提升,只是工作量繁琐而过大。老板出差在外,店里就老板娘一个人,长时间的超负荷也是影响了身体健康,几乎要病倒了。那时候大家也没有雇佣用人的意识,行业里大部分都是夫妻店模式。后来因为人手不够影响到了工作进度,就把老板娘的弟弟和妹妹带了过来帮忙,缓解了一些。又换了一间位置比较好的店面,面积也扩大了几倍,增加了几个小工。但工作上还是以老板老板娘俩人为主,亲力亲为带着几个人坚持到了
2000年。那时企业培训行业方兴未艾。老板抽出些时间参加了多个企业培训机构的学习,费用是不低的。后来公司也经常组织大家参与其中,记得那两年我们参与听讲陈安之老师的课程是最多的。主动参与学习是很好的一件事情,至于所起到的作用,也和如今的很多企业培训机构的学习参与者一样,每个人的感悟与获得是不一样的,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或许我的老板应该是从学习中得到了他所需求的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2001年,老板注册了公司,尝试开始了公司化运作。公司架构里设置了几个主要部门,经由人才、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了各部门所需的专业人员入职。只是老板他们开始时都还不太适应,毕竟公司化管理几乎是零起步。一些事情老板总还亲自参与其中,总觉得别人做的不够好。老板娘被调职到了财务部门,开始是意见相当的大,也是放不开原来的日常工作,完全不能适应。但公司肯定是要向前发展的,大家都要改变,必要时是要做出一定牺牲的。在老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不到一年的过渡期,公司在品牌总公司的协助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适合行业要求的标准化公司运作。2002年业绩增长到了2000多万,行业数据名列前茅。在所经营品牌的全国省级代理商里排名第二,属后起之秀,当时山东省第一。
2003年11月份品牌公司厂方订货会上被指定代表发言。老板的演讲稿是我结合了他的创业历程熬了半夜给出的。发言中有一部分内容引起了台下各省级代理商的相互大讨论。于是晚饭后我们的房间门庭若市。学习也好,取经也罢,大家相互沟通学习,共同成长吧。因为很现实的是我们河南省销售业绩做到了3000万,除山东外远超全国其它二十三个代理商。当时的演讲稿件有幸保存了下来,后来输入了电脑,在专用资料文件库里保存到现在。摘录了部分发言内容如下,首先是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河南的业绩今年增长到3000多万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就是:这3000万的业绩,是由河南公司所属的专业优秀的人才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而来的。2001年我们成立了新公司,想学习行业其它先进企业公司经营标准化运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