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给学习成绩整体较差的孩子上课,总是有受挫感?
学生,老师,孩子为什么给学习成绩整体较差的孩子上课,总是有受挫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与别班成绩好的孩子比较,你发现同样的题不会,同样的事情做不好,同样的道理不听。
放低期待,不去比较,放松心情。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绩优异,必须成绩优异。成绩不好的孩子,可能别处有发光点。去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放大优点,自己心情平静,气场就会改变,孩子会感觉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给学习成绩总体较差的孩子,上课总有受挫感我觉得和孩子的心理有关
一、这类孩子心里可能缺少安全感,自卑、敏感、不自信,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别人表扬他时他会很高兴,别人给他提 建议时,即使对他有好处,多半他心里也很难接受。就是他没法面对自己的问题和缺点。
造成这种情况除了有天生原因,人为的原因可能是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认同的少,批评的多。小的时候不管孩子做什么,家长可能总想指点控制孩子,导致孩子心里过分依赖家长,自己不独立。孩子心里也认定自己不行,但又没法面对自己的问题,所以不管在哪里,只要别人与他的想法不一致,他都会很难受。根本接受不了别人的建议。
二、针对这样的孩子,老师总有一种受挫感,因为孩子的心沉不下来,他有一种心理就是总怕老师说他,但他又希望自己能参与到课堂来,他的所有的脑细胞都在准备着看老师怎样说他,而不是真正的思考老师的问题。有的孩子甚至专门提一些无关的问题,引起老师和大家的注意,甚至做鬼脸等一些引发大家发笑,这样就很容易把老师的注意力引到他身上。实际上孩子是希望引起老师注意自己。只不过是用消极的行为引发而已。这样老师课堂上就会有一种受挫感。
三、针对这类孩子,首先从心里上解决他的问题,老师能真正的与他有一个心理沟通,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之后在文化课上再给他点简单的问题,让他又一个小小的成就感,慢慢的也许能好一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习成绩只是一小部分,老师是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个人认为育人相对于教书更重要一点。
加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1、要有制定计划的习惯,有当日目标、近期目标及长远目标,并有实现目标的得力措施。2、预习的习惯,做必要的预习,了解新知识环节的出现引发了哪些新的知识冲突,并能发现问题,并把发现的问题用自己的语言符号做适当的标记。3、课上会听“讲”的习惯,做到“五到”即口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会做课堂笔记,详略得当而不耽误听课,笔记书写规范认真,分清知识的重难点,为课下请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做准备。
4、及时复习的习惯,及时反思当天所学的知识,把熟练的、欠缺的知识加以整合和融会贯通,不留知识“死角。”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由“活”到“悟”。5、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6、课外学习的习惯,有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并能挤时间进行学习、阅读。寻找自己喜欢的格言,让它成为你的座右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课本身需要高度的师生互动,如果只有老师在夸夸其谈,学生却犹如老僧入定,又有何用?
碰到这种情况如何不让老师有挫败感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师都是一样教,投入同样的精力,成效却不一样。
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易分散,时刻需要老师提醒
②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造成。老师讲的累可孩子无法去认真执行,包括课前预习,课上思考,回答,做笔记,课下作业,巩固,订正都不能很好完成!
③也有少数调皮顽劣不听话混日子的孩子,让老师身心疲惫
④家长不配合学校,不支持老师工作,各项目标难以达成,成绩难以提高。
虽然老师都有着一颗同样教育的心理,但这些确实会让老师感到心理不愉悦的受挫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