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给学习成绩整体较差的孩子上课,总是有受挫感?
学生,老师,孩子为什么给学习成绩整体较差的孩子上课,总是有受挫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成绩差的孩子在学习上共同点,就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再加上这个孩子成绩差的现象是整体性的,那说明孩子在很多学科都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现象。
成绩的好坏大多是参考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也就是周测,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平时的小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相比就算简单的了,但也是需要在完整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加深理解才能应对考试的。
学生成绩差问题出在了基础知识,挫败感同样来源于基础知识,主要表现为,“听不懂,跟不上”。
“听不懂”,很多时候新知识的学习会收到旧知识正迁移的影响的,孩子旧知识的学习就存在问题,那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一点会有消极影响。进而造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成就感, 在“听不懂”的同时,这些内容也会慢慢的积攒下来,渐渐的学生就跟不上进度了,也就是我说的“跟不上”,打个比方,我们的班集体里面的每一个学生都是运动比赛的参赛者,大家在一起长跑,有个孩子跑着跑着岔气了,过会又脚崴了,再过一会儿摔了个跟头腿磕破了,那你想想,他还能跑的像其他孩子一样吗?接下来势必会产生消极比赛的情绪,或者萌生退出比赛的想法,这就同于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挫败感,也是为什么会从挫败感慢慢变得想要放弃某个学科的学习,这刚刚是一个学科,孩子会有这样的心理变化,那孩子再很多学科都存在这种情况,那这些负面情绪的堆叠后的挫败感是足够强烈的,甚至能够压断孩子对于自己孩子整个学业的信念之绳。
总结下来,孩子的挫败感来源于自身的“听不懂”和班集体的“跟不上”。存在这种情况的家长,一定要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态度,帮助孩子清除基础知识上的障碍,同时也不要太过心急,等这些障碍清除完了,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会一点点的跟上来的,成就感也会慢慢的建立起来的。
以上是我的一些拙见,假如对您能起到帮助的话,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我们数学K代表专注于优质教育资源分享,也给您提供最中肯的建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真的就是老师的问题了。
1.成绩差的孩子提升空间大。
2.可以引导孩子做人方面的品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提示你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多看些书,多些思考吧!
这样的课,最可怕的不是你的挫败感,而是学生的挫败感,因为这样孩子会越来越厌学。
我专栏里有些视频和文章,可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你总是对标中、高考,一把尺子量到底。
因材施教,说起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学校,家长都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你的教学。但整体较差的孩子,并不因为你不降低教学标高而跟上了、进步了,而会越来越差。
整体较差的孩子,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差,他们的自信心、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都存在问题。我们常说,把成绩好的孩子教好了不算功夫,要把成绩差的教好了才算真功夫。
我相当长的时间都教文科班,文科班我们私下又叫\"瘟科班”。文科班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因为喜欢文科,而是整体不好,学理科跟不上才选文科。教这样的班,首先要降低标高,有些难的脱离学生实际的课文,我会用较易的、有趣的文章替换。课堂上激发兴趣,不断鼓励,增强信心。考试后,我不会以绝对成绩衡量学生,而会以环比的方式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有时甚至会让学生暗中在同年级找一个对比的对像)。这样三年下来,会取得惊人的成绩,有时甚至会赶上、超过上一个层次的学生。
这样做一是老师要有定力和资历,二是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的理解与配合;第三,可能有学科特点。题主教语文,语文还牵涉到学生长期的积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
⒈上课本身就是教与学的互动。老师上课过程有挫败感,说明互动出了问题,而问题呢,要么是在学生身上,要么在老师身上。依我看,老师的责任要更大!
⒉学生整体成绩差,说明基础不牢。这种情况下,要么跟不上老师的思维,要么跟上了思维也听不懂老师说什么。最大的责任也还是在老师身上,原因在于你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嘛,因为上课不仅要备课,还得备学生。
⒊即使出现了这种情况,也应及时做好调整,不能因为有挫败感而随便应付,那样会耽误学生的学习,也阻碍了自己的进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有一天终会成为一个有经验、有能力的好老师[呲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