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给学习成绩整体较差的孩子上课,总是有受挫感?
学生,老师,孩子为什么给学习成绩整体较差的孩子上课,总是有受挫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给学习成绩整体较差的孩子上课,总是有受挫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肯定是的,没有互动。这就和你给别人讲了一个笑话,没有人笑一个道理。
不过作为一个老师,也要想办法带动这些孩子的学习热情,如果你不管他们,只能会更差。如果课时安排允许,可能的话,要慢点讲知识,先把目前要学的知识都学会了,前边落下的慢慢补回来,也需要家长配合,做那种有针对性的练习,不要面面做,耽误时间还没有效果。孩子的成绩好起来,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就有了,进步就快了,老师就不会受挫了,会有满满的成就感。
不过这个过程很辛苦的,中间学生的成绩会有反复,老师和家长不能气馁,要有信心,把一个成绩差的孩子带起来怎么也要半年的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问题。透过这行冰冷的提问,我能感觉到您此刻内心的沉重,或许您是一位初登讲台的新秀,也曾满怀热情要传道授业,现在却仿佛被残酷的现实碰得鼻青脸肿。你也许在怀疑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甚至在为自己将来的教学生涯感到担忧。
但我想请您先静一静,听我慢慢说。
学校出于现实的需要,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而您可能就是被年级领导寄予厚望,担任了一个基础较差班级的教学任务。学生成绩整体较差,那么班风不正、学风不浓的毛病恐怕就是难以避免的。由此而导致课堂纪律涣散,开小差、说闲话、发呆、睡觉等现象则会屡禁不绝。而您设想中和谐的师生互动、井然的教学秩序、思想碰撞的火花,恐怕也在漫长的磨折中成了镜花水月。如果我说得八九不离十,您也不必过于惊讶,因为十多年前,我就在经历着您的现在。
但幸运的是,我先改变了自己,然后改变了他们;而他们也改变了我。
我改变他们的第一招:发自内心的尊重,唤醒迷失的自尊。
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学习不如人,和所谓的”优等生”在一起时常会产生自惭形秽的自卑感,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进入青春期的他们,此时的内心比同龄人更脆弱、敏感、多疑,常做出一些出“出格”的行为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因此,只有把尊重写在脸上、化在语中、融在心里,在言行中充分满足他们对理解和尊重的渴望,在师生真诚的互信中才能唤醒他们迷失的自尊。
具体来说,就是如下:
①收起冷漠的面孔,绽放灿烂的笑容。这班孩子是最敏感的,冷若冰霜的面容,拒人千里的眼神,这些孩子一看就懂,然后只会让他们的心房裹上一层更厚的坚冰。唯有真诚的笑容,能让他们感受你的善意,获得平等、信任和理解。
②不说歧视性话语。如“你们真笨” “这也不会?”“差生”;
③不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
④把班级管理大胆地交给学生自己做 ;
⑤班级事务民主决策,公开透明。
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时时提醒着我们,要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我改变他们的第二招:细致入微的关怀,打开紧闭的心门。
“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样的教育箴言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我们,要想打开他们的心门,就只有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
于是在自己案头有了我的关怀小贴士:
①为生病的孩子送医送开水(那时在乡镇中学,多住宿生);
②为过生日的孩子庆祝;
③为学困生做个别辅导;
④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热情的表扬。
小结:这些小小的举动在成人看来,也许微不足道,但在孩子们看来,却意义非凡。因为他们从这些小事中,得到了关怀和爱护,懂得了信任和回报。
我改变他们的第三招:搏击长空的壮志,点燃奋斗的激情。
那年带的是初三,面对中考压力,我在上学期就鼓励他们立下来年六月的中考目标,通过写决心书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诵读来明确志向,许下奋斗的诺言;通过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感恩父母养育之情,笃定为中考拼搏的意志;畅谈人生的理想,展望光明的前景,在孩子们心中燃起奋斗的激情。
小结: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周围的老师、同学和家长的认可,而这种与生俱来的附属内驱力正是我们增强孩子学习动机的最好的入口。同时,注意引导他们增强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我改变他们的第四招:宽严相济的鞭策,成就六月的辉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对这些成绩整体偏差学生的教育更不可能一帆风顺,它必定在“醒悟-——转变——反复——稳定”中螺旋式的上升。
因此,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急功近利,而是要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多一点鼓励,在沮丧时多一点安慰。
六月中考,他们考出了他们从前不敢想的成绩 ,许多人考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重点高中。
总而言之, 面对这群基础稍差的同学,我们老师要丢掉歧视的眼神,收起冷漠的面孔,多一点微笑,多一份关心,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预期,做到以学生为本,从信任出发,驾尊重之舟,扬爱心之帆,操敬业之桨,方能到达学生心灵的彼岸,在师生互信中开创美好的教育未来。
最后,送您一句话共勉: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 苏霍姆林斯基
我是@悦读悦写,一位爱阅读爱写作的语文老师,愿与您分享我的一点教育心得。
欢迎您的留言,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