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说员工离开的是上司而不是公司?
上司,员工,公司为什么说员工离开的是上司而不是公司?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轻视他们的人
我们都喜欢听好听的话,都想得到别人的赞美。但是,很多人在工作中不但得不到赞赏和认可,反而会被轻视。如果我们的老板盛气凌人,鄙视甚至侮辱我们,就会给人际关系,包括工作关系,带来灾难性后果。
英裔加拿大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决断两秒间》(Blink)一书中写道,人际关系专家约翰·高特曼(John Gottman)能够通过夫妻双方的谈话准确预测出他们婚姻的美满程度。他用什么指标来判断婚姻会出现裂痕呢?侮辱。如果夫妻一方总是侮辱另一方,婚姻注定会破裂。
我们不可能提升我们所轻视的人的价值!如果我们心中没有尊重,我们就不会尊重别人。为什么?因为我们内心的想法必然会表现在行为上。
据我观察,领导一旦轻视下属,就会操纵他们、物化他们,不把他们当成人看。领导这样做是绝对不合适的。
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吗?发现员工的价值,表达出你对他们的欣赏。领导通常善于发现一个机遇或一场交易中的价值。在对待员工时,他们也需要有类似的能力,发现下属的价值,并称赞他们的贡献。他们也许通过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客户贡献了价值,也许为组织的总体价值做出了贡献,也许通过提高同事的绩效贡献了价值。
如果你能找到他们值得被欣赏的地方,他们就会因为为你工作而感到欣慰。
不值得信任的人
你有没有跟自己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过?那种感觉肯定很难受。没人愿意和自己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然而,曼彻斯特顾问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职场信任度在日渐降低。他们发现,领导在工作中出现以下问题时很快就会失去下属的信任:
◆ 言行不一致
◆ 将个人利益置于团体利益之上
◆ 隐瞒信息
◆ 撒谎或说话半真半假
◆ 思想保守
领导和下属之间信任关系的破裂如同镜子破裂一样。用石头砸镜子,镜子就会破碎。尽管有可能黏好捡回的所有碎片,但镜子还是有裂痕。裂痕越多,镜像就越扭曲。同理,缺少信任,人际关系的裂痕就难以弥合。
另外,调查也表明,以下是领导培养员工对其信任的几种最佳方法:
◆ 保持正直
◆ 坦诚地交流愿景和价值观
◆ 尊重员工,将他们当成平等的合作伙伴
◆ 将共同目标置于个人目标之前
◆ 不顾个人得失做正确的事情
作为领导,建立和维系信任事关气节和沟通。如果你不想让员工离开你,你要始终如一、坦诚地信任他们。
能力不足的人
我常常听到人们抱怨他们的上司不是好领导。不管是工厂车间的工人、销售、中层经理、运动员,还是志愿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领导有能力胜任工作。领导增强员工信心依靠的是能力而不是魅力。
无能的领导会分散团队注意力,浪费员工的精力,妨碍员工对于主要事务的关注。他们使员工不再关注愿景和组织价值观,反而去关注领导的行为。如果下属能力很强,就会担心领导会不会把工作搞砸;如果下属能力弱或经验不足,就不知道该做什么工作。这两种情况中,员工工作效率都会降低,正能量也无从产生。
无能的上级无法长期领导能力强的员工。《领导力21 法则》中的“尊重法则”认为:“员工会自然地尊重比他们强的领导。”领导能力为7 分( 10 分满分)的员工不会服从领导能力为4 分的领导。他们会辞职、跳槽,去找能领导他们的人。
没有安全感的人
领导重视员工、正直、有能力,员工就一定愿意追随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便领导具备了这些素质,还有一个因素可能会将员工赶走——领导没有安全感。
判断领导有没有安全感很容易。缺乏安全感的领导对权力、职位和他人认可的欲望可能外化为恐惧、猜疑、不信任或嫉妒,但有时表现得相对隐蔽。
优秀的领导会做到以下两点:培养其他领导,工作出色。缺乏安全感的领导从来不这样做,相反,他们还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必不可少的角色。他们不想培养下属,阻碍他们发挥潜力,不让他们比自己更成功。实际上,这种领导只想借助下属们的帮助来获得成功。无论何时,只要下属达到一定水平,他们都会视之为威胁。
员工希望领导能够激励他们,而不是打击他们。他们希望领导能提高他们的水平,帮助他们进步,而不是打压他们。他们希望领导帮助他们发挥潜力,获得成功。如果他们认为领导更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保护自己的职位,那么他们最终会去投奔其他领导。
对组织而言,最糟糕的事情是流失优秀的员工。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归咎于公司、竞争、市场或经济形势,要归咎于领导。不要忘记,员工辞职不是因为公司,而是因为人。
如果你想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帮助公司完成使命,你就要成为更优秀的领导,不管你是哪一层级的领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员工选择离开,离开的是上司而不是公司。对于这个为,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一个人在职场中的不同需求,会产生不同的答案。所以,以下将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大背景下进行探讨。
何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价值需求,这是一个渐进和逐步提升的过程,通常伴随着人对自身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
那么这个需求层次理论如何对应职场需求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职场需求的对应关系及选择
除了各种“二代”以外,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早晚面对工作。那么一份工作对于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生理需求----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不会给予太多的个人情感因素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工作的意义就在于有事情做,有钱挣。至于是否升职、领导是否穿小鞋等完全不在意。你们说什么都好,与我无关,我只做好我的事,挣我该挣的钱,享受自己的生活最重要,职业规划从来都不是人生选项之一。
这样的职业态度,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可以避免很多因为职业而产生的人生烦恼;不幸的是,在职场环境中无足轻重,随时有被辞退的风险。
当这样的人离开时,我认为更多的是被离开,也就是离开公司。
安全需求----一份工作带来的安全感,有了工作,我才有了自由呼吸的勇气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一份工作意味着很多东西。有了工作,才能有收入,才能支付生活中日积月累的账单。房租、车贷、日常柴米油盐、孩子的学费,每一个都是现实生活中最坚实的组成部分,无法忽略,也不能忽略。
上一篇:今年疫情期间,很多地方封几个月不上班,有多少人信用卡逾期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