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的“四毋说“,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带来什么启示?
孔子,自己的,学生孔子的“四毋说“,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带来什么启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子的“四毋说”给我们今天的教育会带来很多启示,例如:
1. 借鉴“四毋说”,就会深入透切了解和掌握学生情况、兴趣以及其他各种表现,有利于因材施教,吸引、激发学生内因作用,提高其学习成绩,也会促其树立良好的形象,对教师、学校都有良好的影响。
2. 借鉴“四毋说”,就能对学生及其家长所提的意见,正确对待、正确分析,有利改善教育水平。
3.借鉴“四毋说”,就会发现差距,做好教育改革工作。例如现在一方面社会未就业人很多,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建设又缺少大量人才,这个矛盾与基础教育有关。而“四毋”者认识路线一定是唯物的,了解社会情况,那么,就会发现很多项目都可以开发,就是人才问题,从而自觉地把基础教育与服务社会、服务“四个”现代化结合起来,改革教育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面。
谢谢悟空送来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四毋说”,给我国的文化教育带来的启示是深远的,避免了诸多极端思想和认识的产生,能够准确地把握人生的方向。
所谓毋意者,即是说人生在世,切莫心不在焉,而意气用事,因为意乃与慾相连,若是随意而行,难免放纵情慾,心被外物所役使。所以要克己复礼,礼在则人心在,礼丧人心失,心若不在,意即做主,行则有偏,难免造罪造业。
所谓毋必,即是说待人处事,切莫专断、教条,应当无可无不可。世间事,虽然有因必有缘,有缘必有数,但是缘与数皆可“以德化之”,以数化数——可由大化小,由小化无。
所谓毋固,即是说为人处世切莫固执己见,顽固不化,应当随缘就数,与时偕行,识时务者为俊杰,但是识时务者非是“奸猾”之徒,而是待时而动,既不莽撞蛮干,亦不因循守旧,守株待兔。比如,孔子的中庸之道,即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不悖天理,下亦合人情,不固执一端。
所谓毋我,即是说人之为人不能自私,不能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人生在世,需要修身,集义气,克己复礼,推己及人及物。儒之学,为他人着想乃是天下第一等学问,亦当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求人知,不求闻达,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我之为人,但求无愧于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勿意,勿比,勿固,勿我,这四绝出自《论语.颜渊篇》,对当下依然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勿意”指不要凭空猜测人和事。有的人经常疑神疑鬼,听着风就是雨,心理不健康。曹操的疑心很重,行刺董卓失败后,和陈宫一起逃走,路过吕伯奢家,听到磨刀声就怀疑人家要害他,结果把老吕给杀了。
“勿比”就是对事情不要绝对肯定,体现了辩证和发展的思想。“勿固”就是不能拘泥固执,“勿我”就是不要太自以为是。这三者意思差不多,都有不听他人劝谏的习气。
世界是多元的,要换个角度看问题,否则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歌曲唱到“众人划桨开大船”,都是劝诫人们多听多看多思考,有些事情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可以让子弹先飞一会再下结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不主观臆测学生成绩不好、做事不好的原因。
二、不滥用老师的权力,忽略学生的意见,不推行命令式教学。
三、不墨守陈规,不能在明知自己能力不足或学识不够的情况下固执己见,学会接纳学生。
四、不把自己摆在一个绝对正确的位置上,放低姿态,学会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毋意,断揣测,妄为,认为等片面主观意识行为,以客观实际为主,即依智不依识;毋必,不必过早下结论,必须依理论为基础;毋固,做事不要过于教条,死板,不一刀切,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毋我,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既要有民主又有集中,兼顾多方考虑。尽量大公无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