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五味"的味觉从何而来?
味觉,舌尖,味蕾“五味"的味觉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五味"的味觉从何而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饿了的咕咕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五味”的味觉从何而来?
我是文化领域创作者森屿屿,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人类味觉产生的生物原理
味觉主要是靠人类的口腔内舌头,上腭上分布的神经与食物触碰后产生的感觉,味觉的概念实际是通过食物中的呈味物质与口腔内部味蕾内位于味觉细胞前部的味觉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味觉刺激,而味觉刺激又经过味觉细胞后部连接到味神经最终传送给大脑的过程。
口腔中舌头是味道的主要感知器,舌尖上的味蕾对甜味最敏感,舌根部位的味蕾对苦味,辣味最敏感,舌尖及舌头两侧的味蕾对鲜味较为敏感,同时,舌头两侧味蕾对酸味也最为敏感。
我国味道的划分
在我国长久的饮食文化中一直把酸,甜,苦,辣,咸,鲜视为五种基本味道,我国的“五味”中的酸甜苦辣在古希腊也被认为是四种基本味,甚至于在心理学以及生理学上这四种味道都被沿用至今。
而鲜味却具有很大的争议,1908年的日本化学家池田菊苗在海带汤中发现了具有鲜味的谷氨酸(味精就是由此人发明),但在西方国家却没有鲜味的概念,学术界认为鲜味只是一种风味,而非味道。直到在2000年前后,科学家们在老鼠的味觉组织中发现了一系列特异性的味觉受体蛋白质,证实了谷氨酸的鲜味是能被感知的,也慢慢整数了酸甜苦辣咸鲜的五味说。
五种味道产生的生物原理:呈味物质
咸味:现在通过对人类味觉的研究:认为对咸味与酸味物质的感受与细胞膜上的钠钾等离子通道的开合有关。代表咸味的钠离子和代表酸味的质子可以直接通过这些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引起细胞膜电位变化并产生味觉脉冲信号。
甜味,苦味,鲜味:甜、苦、鲜三种物质的感受主要与分布在细胞膜上的G蛋白受体有关,G蛋白是一种与鸟嘌呤核苷酸相结合的拥有七层折返结构的跨膜蛋白。甜苦鲜等呈味物质与G蛋白位于膜外的不同受容体结合后(目前已知甜味为T1R2+T1R3受体;苦味为T2R受体;鲜味为T1R1+T1R3受体),在膜内产生二级信号,经过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后,引起细胞内钾,钙离子浓度变化,从而分别产生甜、苦、鲜等味觉刺激。
辣味:辣味实际上不属于味道,而是一种痛觉,和其类似的还有麻味也是痛觉感受。
麻味,辣味甚至是涩口味是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刺激了味蕾以外的其它感受器产生的一种复合感觉。科学研究发现味蕾细胞上有辣味受体,所以辣味并不是由味蕾
而产生的一种味觉,它是由辣味物质刺激体觉神经纤维(主要味感受痛觉和温度)后在大脑中形成的类似于灼烧的微量刺激的痛觉。在我们的鼻腔中、指甲下、还有皮肤上并不存在味觉感受器,但是这些部位受辣椒刺激后同样会产生产生辣的感觉,生活中手或者眼睛触碰到辣椒也会有辣的感觉,这实际就是痛觉的表现。
(小扩充)涩味:生活中明显的涩味有茶叶(单宁酸是一种主要的涩味物质),菠菜(涩味物质草酸钙)。食物中的涩味物质可以与味觉细胞上的苦味受体相结合,因此喝茶还有吃菠菜的时候会感觉到苦味,但实际上,单宁酸和草酸钙等可以和辣椒一样刺激触觉细胞产生痛觉。因此涩味与苦味不同,一般把涩味看作是包含了苦味以及痛觉的一种广义上的复合味道。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五味”的味觉从何而来。五味(酸,甜,苦,辣,咸)这些实际上是来自我们日常生活的没一个点点滴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五味”我们经常听到一种流行甚广的说法,它跟舌头有关。这种说法大致将舌头分为五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可以感知或者品尝出一种特定的味道。然而,流传得广不代表它就是对的,事实上,舌头上的味觉分布图早已经“过时了”,或者说,它是错的。
五味是哪五味?
我们虽然常说“五味”,但是五味具体指的是哪五种味道,众说纷纭。酸甜苦辣咸、辛酸甘苦咸,前者往往是用来形容食物的,后者则是中医五行学说中常用的词。但是,两种“五味”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辣与辛,这与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有关。虽然如今大江南北都有嗜辣的癖好,但其实辣椒明末才传入中国,到现在也就三四百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辣椒才走向世界,并被各地的人发扬光大。而在此之前,中国人所说的辛味,指的是带有挥发性的味道,薄荷、紫苏、花椒、生姜、葱都位列其中。
除了酸甜苦辣咸、辛酸甘苦咸,近些年还流传一种新的“五味”,即酸甜苦咸鲜,问题再次出现在辣这种味道上,这是由于科学家研究发现,辣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切过螺丝椒的朋友们一定都有强烈的感触,切完辣椒,手指头又烫又辣又有点蛰,这就很好诠释了辣椒中的辣椒素刺痛神经的感觉,它刺激痛觉受体,并将疼痛的信号传递到脑部神经,身体随之出现各种反应,比如出汗。挤掉辣味跻身五味的是“鲜”,有人说“鱼”加“羊”就是鲜,但“鲜”这个词在我们吃海鲜、喝汤的时候出现率最高,它其实与谷氨酸钠、氨基酸、含氮化合物等物质有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