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五味"的味觉从何而来?
味觉,舌尖,味蕾“五味"的味觉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
舌尖感甜,舌根感 苦,舌侧感酸,舌尖周边感 咸.
人们常把甜、酸、苦、咸、辣称为五味,其实人的味觉只分出甜、酸、苦、咸四种基本类型,其他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味觉互相配合而产生的。1985年,国外科学家指出,“鲜味”是一种独立的味道,与甜、酸、咸、苦同属基本味。
各种味道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来分辨的。味觉感受器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体乳头上。不同的乳头,所含味蕾数目也不一致,以舌尖、舌侧及舌体后部占大多数,而舌体中部感受器较少,味觉也迟钝。
不同部位味蕾的味受体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刺激物有不同的敏感区。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
不同的味觉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信号的作用:甜味是需要补充热量的信号;酸味是新陈代谢加速和食物变质的信号;咸味是帮助保持体液平衡的信号;苦味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信号;而鲜味则是蛋白质来源的信号。
味蕾对各种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人分辨苦味的本领最高,其次为酸味,再次为咸味,而甜味则是最差的。
味蕾中有许多受体,这些受体对不同的味具有特异性,比如苦味受体只接受苦味配体。当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便产生了兴奋性冲动,此冲动通过神经传入中枢神经,于是人便会感受到不同性质的味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食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舌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食品文化中“五味”产生的理论根据。
中国食品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食品文化讲究阴阳五行、调味,崇尚朴素自然,追求精美。中国食品文化包括包含饮食观念、饮食习俗、烹饪作品、饮食器皿等,并由此而派生出烹饪文化、茶文化、酒文化、鱼文化、乳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食品文化中“五味”产生的理论根据。人体以生理结构为基础,“依合阴阳,调节饮食”,李时珍的“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五味合五脏原则,详细地阐明了阴阳五行饮食对人体的影响。五味的调和是食品烹饪的最高标准,是哲学与美学的结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味可影响到阴阳的盛衰,从阴阳属性上分,气属阳,味属阴,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薄者为阴中之阳;从五味运动转化而言,辛甘发散属阳,酸苦涌泄属阴,咸味涌泄属阴,淡味渗泄属阳。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们[玫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嘴巴来,从生活中来,五味成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舌尖感甜、舌尖两侧感咸、舌体两侧感酸、舌根感苦、舌体麻辣感。
我们把甜、酸、苦、咸、辣称为五味,五味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来分辨的。
味觉感受器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体乳头上。不同的乳头,所含味蕾数目也不一致,以舌尖、舌侧及舌体后部占大多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