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轻生,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没问题吗?你怎么看?
孩子,压力,学生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轻生,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没问题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仅仅是学生,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即使改变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情况也不会改变。
题主提到上高二的妹妹废寝忘食的学习,这就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的作息时间。
压力其实本身并无好与坏之说,全看每个人面对压力时的态度和想法。
同样的事情,有的人认为不值一提,有的人则认为重于泰山。有的人化压力为动力,奋勇前行;有的人被压力压垮,一蹶不振。
对于学习,要懂得举重若轻。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才是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一张弓,长时间拉紧弓弦,最终会丧失弹性,失去效用。
像题主妹妹这样的学习方式是需要改进的。
这样的学习劳神费力,效率不高,事倍功半,终究是吃力不讨好。
有的人,学习勤勤恳恳,成绩却总是不见起色;有的人,学习嘻嘻哈哈,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这里面,其实并不是所谓智商的关系,更多的是学习方式的不同。
学习方式不同,则学习效率不同;学习效率不同,则学习成绩不同。
不要一味的埋头苦读,有时候,也要看看他人是如何做的,取长补短,也去学习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话题挺沉重,或者说事实沉重,不得不面对,如今的孩子虽然物质生活富足,似乎很幸福,但同时伴着精神压力也很大,没办法竞争激烈,就得努力再努力,不然只会被淘汰了!所以任何时候都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不会轻易倒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到底轻生是一个心态问题,要说压力那是均等的。为什么有的抗压能力强,有的抗压能力弱呢?关键在于心态的调整。做为老师和家长应该有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做好有轻生倾向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必要请心理医生在考试前做好和梳理学生的不良情绪。
轻生的现象古今中外不乏其人。“抑郁症”患者、精神疾病的患者,永远不可能消失。所以预防为主尤其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这个问题,我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对于你妹妹课业重,压力大的问题
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你的妹妹上高二,作业做不完,每月只休息两天,高三不准走读这种情况基本上是目前我们国内高中生的普遍现状。
但是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这种情况,还是很令人震惊的,按照正常逻辑来考虑,国家是不允许学校这么做的,而学校本身要想追求学习效率的话,也不应该这样安排作息时间,据我所知,大多高中学校给学生安排的作息包括晚休加午休,晚休大约六七个小时,午休大约一两个小时,加起来基本上能保证八个小时,所以我认为你的妹妹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是一种个体行为。
我们知道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是一种严重的体力透支行为,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有害的,应该马上制止,改善其作息规律,那么相应的,我们要考虑是什么导致她只睡两三个小时,该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从她自身的个体特点出发,根据她课上的效率问题,课下时间的利用问题以及是如何处理老师布置作业问题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争取让她改掉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
其次,对于学生因压力大而轻生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快,竞争激烈,相应的压力确实比较大,不管是校内的学生还是校外的成人过得都不轻松。
据我所知,课业重压力大这不只是中国的现象,像印度、韩国、日本的中学生压力不比我们国家的学生小,他们的高考选拔更为严苛,而英美等国家的学生也一样不轻松,他们的高校是宽进严出,要努力学习才不被淘汰,他们的学习压力要比我们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国家要选拔出他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就需要一套相对公平的统一选拔机制,高考是我们国家目前最重要的选拔人才模式之一
我们生来并不平等,有些人生在了权高富贵之府,有些生在位卑家贫之门,有些生在帝都,有的则生在穷乡僻壤,但是恰恰是高考给了我们同等的权利,不得不说高考一定意义上是最公平的一次机会。
而选择上高中参加高考是我们大部分人的自我选择,也就是说这些学习压力是我们追求理想与进步去主动获取的。
正因为能耐得住安心学习的寂寞,吃得了学习上的苦,忍受的了学习上的压力,才能够脱颖而出,也就是说国家选拔人才不只是选拔能够掌握知识的人,还应该是具备抗压能力的人。
只有在校内经得起学习上的压力,才能够到社会上被委以重任,承担更大的压力与责任。
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雨林中的植物为了争夺阳光雨露拼了命的往上长;刚出生三天的白颊黑燕要想活下来必须从悬崖上一跃而下,虽然有很大的死亡率,但为了生存,他们必须这样做;狐狸妈妈产下一窝狐狸,但能活下来的只有能够抢到食物的最强壮的一两只。
我们人类一样遵循这一法则,要想不被淘汰,必须强大自己,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一个随时准备放弃生命的人是谈不上理想与追求的,压力不是选择轻生的理由。
再次,对于学生轻生是不是教育方式的问题以及该怎样缓解学生发生轻生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教育的确存在许多问题,这是不容忽视的。
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人才选拔模式单一的问题,不能完全照顾到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的问题等等
但是有些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轻生这一问题,我认为不应该完全归咎于学校的教育方式,这个问题应该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心理素质三方面综合来思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