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轻生,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没问题吗?你怎么看?
孩子,压力,学生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压力过大而轻生,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没问题吗?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哪一个人?没有压力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实就是如此残酷,除过让自己变得更为强大以外,所有退出竞争的个体,都会被“边缘化”,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自然法则都是存在的。
当然,竞争的制度如果是公平的、公正的,让优秀者脱颖而出,成为生活的强者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引领者,本来就是合理的。
教育方式的问题
因为知识无法遗传,无法继承,只能通过一代代个体自己学习。
而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常要经历三个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在上述三个维度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但家庭教育没有标准,没有规范,不能像学校教育一样,有培养方案,有教学大纲,有试题库等等,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长辈,受教者是晚辈,而长辈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等,又受制于他们个人的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家庭教育也是存在问题最大的一个教育维度。
学校教育,通常来说,都是普适性的,很少有针对特定个体的“教育方案”,如果学校教育出了问题,那么有问题的不应该是受教的个体,而是所有受教的群体。
但客观的来说,中国的基础教育,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还是有优势的,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瑕不掩玉”,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也没有完美无瑕的方式,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在接触过国、内外的教育后,我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阶段,竞争比较激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要比很多国家,尤其是我所接触过的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要更广、更深,这样的教育也是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学生的基础扎实,后劲足,适应面广;不足的方面就是学生压力相对较大。
情绪ABC理论能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
情绪ABC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也就是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方式(A),并不是为了让学生轻生(C),而造成学生轻生的,实际上是学生对A的过激反应B。
实际上,要解决B,才是杜绝C的最佳路径,如果学生觉得不堪重负,要么寻求减负的方式方法,要么卸下重负,不至于因为学习而轻生。
毕竟,学习的目的是让人的发展更顺利,未来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更强,而不是扼杀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现这种学生压力过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肯定不只是教育体制,教育体制是其中的一方面原因。高中阶段在现在教育体制中就是属于最艰苦的阶段,基本孩子都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多睡觉。
1.我们现阶段教育体制还是属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就带着很强的竞争性。这也是国情决定的,国内人口中国,高中教育都没有普及,大学教育更需要努力才能获得。
现在初中阶段基本孩子就已经很辛苦了,科目多,作业多,完成作业都十点以后,这还属于学习习惯好的。中考只有一半左右到学生能够进入高中,另外一半被分流到职业学校。高中阶段为了能考取个好大学,肯定更辛苦。这是目前常态。
2.学习压力只要经历高中阶段就会有,关键还是看个人怎么调试,看家长怎么帮助孩子减轻心里压力。学习想取得更好成绩也是学无止境,在这个过程还有班内排名竞争,校内排名竞争,市内排名竞争,省内排名竞争。
个人应该带着一些自己进步一点就值得肯定的心态看待。哪怕这次退步一点也要放轻松,总结不足,下次争取再进步。给自己适度的目标,不要将目标订的遥不可及。
家长应该对孩子适当降低期待,这样孩子压力也会少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同样决定孩子的压力,应该带着适度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绩。还要适当陪孩子谈心,减轻压力,适当带孩子户外散步,爬山,放松心态。
3.社会竞争带来的学习压力肯定不可以消失,名校在竞争中有先发优势。这点在国内外都一样,美国中产阶级以上家庭对孩子也是这种精英教育,孩子学习压力照样很大。韩国高中生压力比我们还大。
理解这点,就是看开很多。名校有先发优势,自己没有进名校的实力,可以选择一个不错院校的好的专业,这样努力照样能去的好成就。而且压力无处不在,社会就业机会也是一种竞争,身处这个社会,想过的更好一点,就需要承受这种压力。
压力肯定无处不在,关键还是看个人怎么调节。每个人都有压力,但不能因为压力而崩溃,而逃避,而是迎难而上,释放压力,挑战压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是有问题的,虽然减负,但我觉得没有,孩子书面作业写完了,可老师手机软件上又布置其他在手机上的作业给孩子做,做完之后又在录制背诵视频发在班级群里,基本上效率高的孩子在8.30-9.00能完成,拖拉点的到11点之后是常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教育当然有问题,但不是压力的问题。
压力主要来源于外部竞争,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竞争,竞争越激烈,压力就越大。
中国庞大的人口决定了在中国生活的人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确实会很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