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孩子今年6岁,遇到一点困难就生气,哭,不想做,怎么开导?
孩子,父母,困难孩子今年6岁,遇到一点困难就生气,哭,不想做,怎么开导?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总而言之,面对孩子的哭泣,要多些耐心,少些烦躁。如果你实在觉得自己没耐心,想一想,当你的孩子刚出生不会表达,只会用哭声表达时,你那个时候是如何对待他/她的,你就会平和下来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
第一步,先让孩子从心里强大。你可以牵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引导他回忆几个——他曾坚持到底、勇敢面对的经历。
第二步,评价他当时的表现和说出他当时的心情,激起他的自信心。
第三步,告诉他现在需要怎么做。你也可以跟他一步一步去尝试实现。
给你一个参考模版:可能你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多坚强勇敢。你还记得上次你做了xxx事,虽然哭了,后来还是坚持完成了。你一定也为自己骄傲吧!现在,你只要先做xxx,然后做xxx,你就成功了。我们一起试试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其实,孩子在遇到一些困难、挫折之后出现哭泣、发脾气的情况都是很正常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心理弹性”,意思是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弹簧一样,具有伸缩的空间。
有的孩子回弹能力比较好,哭闹过后,情绪释放了,也就过去了。
有的孩子回弹能力比较差,就容易陷在消极的情绪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崩溃、容易放弃。
那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得提升吗?
当然是有的,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第一步呢,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真实情绪。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面对挫折时候,能够大方镇静地解决问题,从中找到自信心。
但是孩子心智不成熟,生活经验也比较缺乏,面对挫折困难,是不懂得如何反应的,甚至不懂得自己的情绪是什么。
比如,孩子积木倒了,拼不上就哭,我们可能就会粗浅地认为,他的情绪是“愤怒”,是乱发脾气。
但实际上,孩子的内心演变是这样的:
①孩子觉得很挫败。
一开始,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去搭建积木,仍然无法成功搭建,最后积木还倒了。心中就会产生挫败感,心里不舒服了,会更想破坏东西,然后由挫败沮丧转为愤怒。
②孩子觉得愤怒。
孩子愤怒的时候,声音会提高,身体会紧张,动作也会粗暴,愤怒上头,孩子自己也就无法再正常思考问题了。
③孩子陷入绝望。
紧接着的情绪就是绝望,孩子的内心想法是这样的:我好挫败,我好愤怒啊,我那么努力地尝试,为什么还是达不成目标,气死人了。
孩子开始陷入绝望,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
这些呢,就是孩子消极情绪的演变与发展,如果孩子经常经历这种情绪演变,从挫败到愤怒,再到绝望。慢慢也就会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足,干啥都没有目标和动力了。
这样,了解了孩子真实情绪的演变后,我们下一步的动作就是帮他通过情绪一起界定“问题所在”。
当孩子面对搭建积木有情绪的时候,如果你问他:“你怎么了?”他只会回答“我很生气”。
实际上,他在生气什么呢?他在生气“自己没办法成功搭建积木”,自己有一个步骤卡住了,自己表达不出来,形容不出来,妈妈也没办法帮忙,感觉十分的无助。
但是如果妈妈能认识到孩子是因为感到无助才发火的,认识到这是孩子的问题,自己是很难一下子帮他克服的,那她就可以换一种方法去应对:
比如,让孩子先暂时休息一下,先不去搭积木,做一些轻松有趣的事情,吃点东西,转移下无助感。
等到孩子可以重新集中精力,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时,孩子面对太难的目标很容易失去信心而退缩,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分解目标,设立一个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
并且在孩子完成每一个小目标的时候要给孩子点赞,让孩子逐渐找到自信。
同时呢,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加强孩子的心理弹性建设,也要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建设。
孩子有了情绪,不要慌,不要放大孩子的行为,自己先冷静一下,再去思考对策。因为冲动是魔鬼,冲动会破坏亲子关系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陪伴他,鼓励他,陪他一起经历每一道难关,让他明白这些事情并没有那么可怕,自己是可以做的很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去了解孩子,接纳孩子,陪伴孩子,
然后找机会陪她做一些简单的事,一定可以做到的事,在点滴中建立自信。
也可以结合自己讲童年的故事,也会遇到困难,也会害怕,后来经过了什么,后来就越来越好了,鼓励他,支持他,和孩子在一起!
永远记得心中的翩翩少年。
上一篇:感染高达100万,特朗普却建议各州尽快开学,理由是年轻人感染事不大,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