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魏延死后,蜀汉为何会陷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困境?
蜀汉,蜀国,刘备诸葛亮、魏延死后,蜀汉为何会陷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来回答是什么造成“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蜀汉建国初期,虽然人才没有曹操,孙权集团的人多,但大神牛人还是不少的。文有庞统,法正,孔明等谋士,武有关张赵马黄,魏延等猛将,但为何到了后期,人才极度缺乏,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呢?
可能会有人说,这是因为蜀汉地方相对偏僻,人才没有中原地区以及南方一带多的原因。这可算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历史上,秦国和刘邦就是以巴蜀为根据地,进而统一中国的。那么,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诸葛亮难辞其咎。
其一,在人才的招揽提拔上,刘备玩的是谦虚的实用主义,能收揽众心。孔明搞的是高傲的完美主义,能人避之不及。刘备起家时,对人才十分渴求,经常降低姿态,屈身揽贤。对孔明,三顾茅庐,对赵云,初次分手,挽手不舍,后摔子护将,对关张,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对魏延,嘉其勇气,敢授重职。而在蜀汉后期,实际主政的诸葛亮既没有到谁家三顾过,也没对谁执手不舍,甚至连一篇象样的招贤的布告都没发过,而且还搞出了一套“志、变、识、勇、性、廉、信”七方面的选人之法。及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告之祸难而观其勇。
五: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试想,这七条有多少人能面面俱备。时值乱世,有一技之长就应用之。而孔明却有样的高冷完美,不贴合实际的用人择人之道,天下有几个人可选,又有几人能入其法眼里。所以,人才少是自然的了。
其二,刘备对各派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而孔明却是重用荆州派,打压东州派和土派。刘备攻下蜀地称王称帝后,大封群臣时,基本上照顾了自己带来的荆州派,本土的益州派,原刘璋的东州派三派的利益。不仅法正,黄权,孟达得到重用,连他一向瞧不起,觉得徒有虚名的许靖也封了司徒之职。可孔明掌权后,采取荆州派优先的态度,排挤廖立,李严等东州派,本土派。使两派的人心灰意冷,作壁上观,蜀国实际上只有荆州派在效力。外部不积招揽曹氏,东吴人才,内部又只挖了三分之一的人才潜力。在这样的局面下,能用的人才当然不多。
其三,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蜀中的人才死伤很大,基本掏空了蜀汉的人才家底。而孔明又没采取休养生息,培养人才,重新补血。反而七征孟获,六出祁山,征战不断,人才不仅得不到培育,反而还继续在战争中损失,这也算原因之一。
其四,孔明对人固执,感性,随意,不注重培养感情和关系,使很多人才感到很灰心,不乐为其用,不愿出头。魏延与姜维同为降将,孔明对姜维视为珍宝,却对屡建大功的魏延总是各种不顺眼。张飞抱病来朝,孔明却嘲笑他,过去连千军万马都不怕,今日为何怕小病。陈式战败,发了句牢骚,说丞相老打败仗,我这败一阵算什么,即被斩首。诸如种种,使文武大臣很寒心,明哲保身,不愿出头。
另外,这与与刘备的人才招揽策略是相关的,
刘关张结义靠的是感情和义气,
招收诸葛亮等人也是靠的情感收买,
这样的组团方式只能组成小团体,而且不利于人才的大规模培养,就和黑社会一样,靠拜关羽,以“义”的价值观来维持,始终只能是小团体而不能做大。
没有所以这造成了蜀国后期的人才匮乏,即使诸葛亮累死了,也不能使蜀国有大发展。这种组团方式影响了后世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产生了科举考试,才有了规模化培养人才的方式。
综上所述,蜀汉后期出现无大将的局面就见怪不怪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因为诸葛亮事必躬亲,不会充分放权,大权独揽,对谁也不放心,没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才导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局面,总之,诸葛亮在用人之处是不足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句话叫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虽然有点冤枉廖化,有看低他的意思,但是确实,在三国故事后期(算上汉末),蜀国真的没什么能拿得出来的将领。
当然那些,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三国故事的前期太过精彩,那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已经深入人心,他们掩盖住了三国后期那些人物的光芒。
多会话题,我们来看一下蜀中是一直无大将,还是刘备带来的老人逐渐凋零之后再无大将。
我们来看一下刘焉、刘璋父子割据蜀地时手下的将领——赵韪、庞乐、李异、沈弥、娄发、甘宁、吴懿、黄权、严颜、张任、邓贤、泠苞、刘璝、李严、吴兰等,这些名字有几个熟悉的?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刘备集团强行入蜀时抵抗失败,少部分连抵抗都没有直接投降。
要知道入蜀时的刘备集团可是相当落魄,这些所谓的蜀中大将凭借地利,几乎无一胜绩……
所以蜀中无大将是传统,(相对)强势的刘备集团入蜀之后为了快速的扎根还一度重用其中的大部分降将。
不过在刘备集团安定下来之后,史书中就要么找不到他们的名字,要么看到的就是与曹操、孙权集团的战争中投降或被杀……
吴兰更是有点惨。曹操进军汉中,吴兰与马超、张飞各领一军,可以看得出刘备相当信任他了,结果战败逃窜的过程中被当地土著给砍了……
在刘备集团带来的老人逐渐凋零之后,蜀中又一次陷入再无大将的尴尬境地,这种局面,有可能是诸葛亮造成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