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没有三顾茅庐,会怎么样?
刘备,茅庐,卧龙如果《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没有三顾茅庐,会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
刘备了解了诸葛亮的一些情况后,更加向往认识到这样的人才,于是他带了关羽、张飞两员虎将和几名随从,骑马往隆中,一路翻山越岭,方才来到诸葛亮的隐居之地。
见群山环抱,景物幽雅,刘备更增仰慕之情。随从小叩柴扉,好一会儿才出来一名洁雅清纯的童子。童子说诸葛先生出去了,不知何时回来。
刘备不愿回去,又等候多时,童子多次婉言请回,刘备这才谢了童子,原路返回。刘备就这样来回往返三趟。最后,他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三国演义》里刘备没有三顾茅庐,应该不怎么样。或有其它贤能之士相助刘备,但刘备成不了气候,或能建立起短暂的政权,也不能够三分天下,只能做其它诸侯的助手,或许成为流寇。。。刘备不三顾茅庐,几十年浪迹天涯,是对天下名士没有诚意,诸葛亮会选择做天下隐士,不会毛遂自荐投奔刘备麾下。少有大志的刘备二十多年的努力将付之东流,因刘备没有高超政治才能的人为指导,常在诸侯争斗中徘徊,没有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军事目标,凝聚不了人心。。。若曹操占领荆州,继续南下驱赶刘备,没有诸葛亮在,刘备不能联络东吴共拒曹操。刘备与刘琦之势迅速会被曹操吞掉,刘备投靠东吴也不现实,自己又不愿意屈居人下,孙权对刘备的力量和态度也不放心,孙权不会像其它的诸侯一样容纳刘备,必定不会待见。刘备也想南下交趾,但交趾远离政治中心,等到刘备老了,也不能挥师中原,复兴汉室。刘备也想过西入益州,但没有刘璋邀请,属于入侵他人领地,成为流寇,入川受阻,前途堪忧。。。刘备时远不济,一生颠沛流离,跟谁谁倒霉,不是被杀,就是丢失领地。若刘备跟随曹操在许昌,加官进爵有封赏,为汉室或为曹操倒有一番作为,刘备离开许昌表明与曹操决裂,在荆州穷途末路时再投曹操是自找死路,刘备也不会那么傻。刘备尚若有幸请得与诸葛亮齐名的天下名士庞统(或庞统自投),要想取得益州也是难事,或根本取不了。庞统没有卓越的政治远见,也不会治军,治政断案倒是高人,以演义来看,刘备庞统入川毫无作为,用谋不当,以致庞统自己身死,刘备陷入险境。若没有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刘备在当阳兵败之后,天下诸侯再也不敢接纳刘备,刘备只能占山为王,终老一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没有诸葛亮,就没有刘备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多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感其诚意,出山相助,最终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但是如果三国里刘备没有三国茅庐,结果会怎样?
从刘备方面来看,刘备可能继续求贤,广罗天下贤士,最后终于觅得一个足以匹敌诸葛亮的贤人,并且在其辅佐之下,称王称霸。还有一种可能,刘备最终也没求得一个大贤相助,一辈子依附在别人手下,壮志难酬,碌碌无为,抱憾终生,甚至命丧敌手。那么诸葛亮呢?或许诸葛亮也可能找到另外一个明主辅佐,建立千古奇功,被后人累世传颂;或许诸葛亮会一辈子“躬耕于南阳,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其实“如果”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明主求贤,贤臣亦求明主。刘备和诸葛亮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找到对方。刘备求得诸葛亮,如虎添翼,使得其政治抱负得以实现,建立帝王伟业;诸葛亮在刘备手下亦可以把自己平生所学发挥的淋漓尽致,千里马不至于骈死于槽枥之间。但是正如司马徽所言“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五丈原的秋风,改变不了历史,但是却可以传下三顾茅庐的佳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厕所必备的重要物件,其中有许多精彩的篇章,精彩夺目,回味无穷!“三顾茅庐”就是其中之一。
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宅心仁厚,善于分享,广招贤能异士,有英雄之志。最初在涿州卖草鞋,自从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不踏踏实实干老本行,开始改行,不过这次改行改的很成功,从此走向了帝王之路。
诸葛亮,字孔明,高个子的大帅哥,头上一直戴个冬瓜帽,手拿一把鸡毛扇,青年时代生活于隆中,并苦读书籍,学习古今中外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是难得的一位丞相、谋士,常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自称“卧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