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没有三顾茅庐,会怎么样?
刘备,茅庐,卧龙如果《三国演义》里的刘备没有三顾茅庐,会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孙权虽然足智多谋,但是江东已有周瑜和鲁肃,周瑜又处处跟诸葛亮计较,所以到江东也是不能施展其才能的。
相比之下,刘备虽然一穷二白,但是刘备是汉室正统,又以仁义自立。而且当年曹操攻打陶谦之时,正是刘备赶往徐州支援,所以刘备的仁德他是早就知道的。
刘备虽兵微将寡,但却君臣上下一心,便于管理。同时,正是刘备的弱小,这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智谋超群,辅佐弱小的刘备,三分天下,这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所以即便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会出山辅佐刘备的,只是时间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换句话说,不三顾茅庐,就是不聘用诸葛孔明。
按照刘皇叔的心性,他的目的很明确,必须要成就一番事业,在当时,军师是他必不可少的助手。那么,他如果没有聘用孔明,谁会成为他的军师呢?从后面的剧情来看,皇叔可选择性还是很多。虽然未必能达到诸葛辅佐他的高度,但那个时代还是会有皇叔的一席之地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不会鼎力,曹操一统天下,诸葛亮老死庐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被消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龙从云,风从虎。一个成就事业,一个成就人生。
将遇良才,贤良遇明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结果就是:刘备创业失败,诸葛亮继续待业,关羽和张飞继续失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三顾茅庐,也许就没有《三国演义》。
三顾茅庐,是中国的文化精髓。这里体现的是礼仪之交。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礼尚往来的,你帮我,我就会帮你。你对我好,我同样对你。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所以,尽管作者罗贯中才高八斗,但受古代文化的熏陶,同样超脱不了传统。
诸葛亮受三顾之托,使出了看家本领,拿出了压箱底的能耐,全力辅佐刘备,这是本书的精华之一。做人一定讲诚信,干事必须讲道义。
罗贯中在整篇小说中,始终贯穿的是褒汉室,颂刘备,贬曹操,损孙权。
因此,根据小说的框架,如果把刘备靠边站,把汉蜀边缘化,撤掉三顾茅庐,删去桃园三结义,那么,《三国演义》估计就是曹魏和东吴之间的绿林之争了。
那《三国演义》应该改个名字,就叫《长江演艺》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刘备没有三顾茅庐,那他就得不到诸葛亮的大力辅佐,他可能无法与曹操和孙权抗衡,就不会有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有可能只有魏吴两国,而就没有蜀了。亦或是只有一国,不是魏就是吴,这将取决于诸葛亮帮助哪一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猜想诸葛亮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第一不找他,他也可能自己出山,读了这么多书,心中肯定有入市抱负。
因徐庶推荐,刘备带关羽、张飞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诸葛亮远游。第二次仍未见到,刘备便留下书信,抱着未见到孔明之遗憾冒雪返回。第三次,诸葛亮在午睡,刘备等他睡醒更衣后才终得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感动,答应出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